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读完它我夜不能寐,沉浸在对战争、对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令人窒息的恐惧当中。
这部作品与我看到过的任何一部关于二战、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作品,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截然不同,通篇没有血腥残忍的场面描写,但读完后却令人不寒而栗,心情万分悲痛,久久难以平静,因为它是通过儿童的视角,用最纯真的双眼,展示了世间最泯灭人性的战争与杀戮,这部作品就是爱尔兰作家约翰.伯恩的《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一、
故事从1945年的寒冬开始,身为纳粹军官的父亲接到了新的任务,9岁男孩布鲁诺不得不和家人一起,离开柏林来到新家,在这里,他们与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仅一道铁丝网相隔。小布鲁诺不懂这些,只是很不喜欢这个地方,阴冷潮湿,每天只能呆在家里,没有朋友,父母、姐姐都忙于自己的事,无暇顾及他。
有一天,布鲁诺趁着母亲不注意,走到了铁丝网边独自玩耍,无意中看到铁丝网的那边,有一个穿着奇怪条纹衣服的男孩,这是个犹太男孩,叫希姆尔,隔着铁丝网,他们攀谈了起来,并很快成了朋友。
他们经常偷偷地在那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见面聊天,那是属于孩子们的秘密,这样的小秘密让布鲁诺觉得这个地方也不是那么单调无趣,因为他有了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希姆尔告诉布鲁诺,他和父亲都在这个集中营里,但是不能经常看到他,他很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像其他人一样,离开了就不再回来。布鲁诺安慰他,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希姆尔听了很开心的。
一天,布鲁诺的父亲快要过生日了,母亲准备开一个party 来庆祝,家里都在为此精心准备着。布鲁诺意外地发现卫兵带来一个瘦小的孩子,竟然是希姆尔,原来是生日宴会上用的酒杯,需要一个手小的孩子来擦洗,于是选中了希姆尔。
见到朋友的布鲁诺非常开心,趁着大人们不注意,他切了一块大大的鸡肉递给希姆尔,开始希姆尔是拒绝的,因为他知道周围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但到底是没有忍受住鸡肉的诱惑,饥肠辘辘的他接过鸡肉塞进嘴里,三下二下就咽了下去,但是还没等他完全吃下去,就被卫兵发现并严厉拷问是否偷吃了东西,瑟瑟发抖的希姆尔只好指着布鲁诺说,是他的朋友给他的。卫兵自然不会相信他的话,问布鲁诺是否认识他。
看到凶巴巴的卫兵,布鲁诺突然胆怯了,他怕父亲会责怪他与犹太孩子认识,于是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摇头否认了。看到希姆尔被卫兵拖出去的瞬间,布鲁诺后悔了,感到羞愧不已,觉得自己背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过来几天,当他再次在铁丝网边,那个属于他们的秘密角落见到希姆尔时,看到他手臂上累累的伤痕,布鲁诺难过极了,对此他表示了真诚的歉意,希姆尔并没有责备他,并原谅了他,只是他很忧伤,因为他已经几天没有看到爸爸,他很担心。
看到忧伤的朋友,布鲁诺很想安慰他,他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决定穿上条纹衣服,到铁丝网的另一边去,帮助希姆尔找爸爸,因为他们知道铁丝网有一个地方可以掀起一个小小的缺口,让他可以钻进去。希姆尔一听很高兴,他说我知道哪里有这种条纹衣服,他可以带一套过来。
第二天,布鲁诺开始了他“终级冒险计划”,他穿上了条纹衣服,钻进了铁丝网。他们小心翼翼避开哨兵,混进了里面,可是这里与布鲁诺的想象可是大不一样,污秽遍地,臭气熏天,到处都是愁容满面的人,哪有希姆尔的父亲。
突然,一队党卫军士兵过来,开始驱赶人群往一个地方走,布鲁诺开始害怕了,不知道要去哪里。这时候天开始下雨,又冷又饿,他好想回家,回到那个温暖的家,可是人群被推着向前,布鲁诺紧紧地拽住希姆尔的手没有松开。他们被赶进一条长长的走廊,布鲁诺想,这是让他们在这里等雨停吧,也许不久他就可以回家了。
可是随着一声警笛,周围的窗户被突然关闭,顿时陷入一片漆黑,头顶上传来一阵丝丝的声音.....那是毒气发出的声音。
二、
这是一个残忍的故事,它以一个9岁男孩布鲁诺的角度,用童真的语言,来叙述事件的发展,更富有震撼效果和悲剧色彩。
在这部小说里,可以看出人性并不是生来就是恶的。男孩布鲁诺的父亲是奥斯维新集中营的最高长官,是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小说里没有直接交代他父亲的职位和工作,只是通过布鲁诺的眼睛,作了侧面交代:他每天签发很多文件,其实这都是些死亡文件,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在他的命令下死去,他就是恶魔撒旦的化身,没有一点人性。
但他的儿子布鲁诺却单纯而富有同情心,有着与他年龄相当的善良,虽然有时也有胆怯,但本性善良纯真,像一块璞玉,还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污染。
他崇拜敬畏父亲,因为父亲爱他。他搞不懂大人的世界,更不懂战争的残酷和纳粹的灭绝人性。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只有亲情、友情,他会怕父亲生气而怯懦,也会为友情而热情相助,最后丢掉性命,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悲剧。
三、
这部小说,最令人不忍卒读的地方是,小小的布鲁诺和希姆尔被推进毒气室时,还在幻想着回家,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一朵生命之花还没有来得及开放,就 已经凋谢,这是对生命权的践踏,这是何等反人性的事!
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其根源是因为战争毁灭了人性,是成人的世界欲望,造成了布鲁诺和希姆尔及千千万万平民的死亡,这才是罪恶的本源。
四、
每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布鲁诺的父亲,虽然权倾一时,掌握了集中营里千千万万犹太人的生命,但最后自己也是一个失去爱子的可怜父亲。
故事的最后,可怜的母亲到处寻找儿子,一个月以后,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回到柏林,她希望是布鲁诺不习惯这里的生活,独自回了原来的家,她希望在家门口,看都活蹦乱跳的布鲁诺坐在台阶上,等她回来,这样的结局注定是等不到的。
而布鲁诺的父亲,在到处寻到儿子未果后,接到部下发现儿子换下来得衣服的消息,他来到铁丝网前,看到那个小小缺口,沉思了一会,就什么都明白了。
相信这时候的他,作为一个痛失爱子的e父亲,所遭受的打击是无法言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战争从来没有胜利者。
希望这个世界再没有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