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开始改变时内心是喜悦的,充满能量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忽然就不自知的给自己提出了更严格更苛刻的要求,取代喜悦的是焦虑。这句话就是送给我让我时时提醒自己的。
一直以来女儿作业没有兴趣拖拉,困扰了我很久。她让我着急、心烦、生气、愤怒、无力,这样的情绪基本上天天都要上演。虽然我学了很多的PD理论、工具,但是在我与她的这段关系中,这就是我的一个死穴永远一按就灵。
谁痛苦谁改变,很明显痛苦的是我,要改变的也是我。
女儿作业拖拉是个外因,外因不会真正给我带来着急、心烦、生气、愤怒、无力这样的感受(同样这个外因,先生就不会受其困扰)。带给我这些感受的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是什么呢?不做作业就是逃避责任,我不喜欢作业拖拉的孩子,这么多时间都这样白白浪费太可惜了,我的孩子怎么会是这样真希望不是我亲生的,她现在作业拖拉等下肯定会影响全家休息……吧拉吧拉吧啦。接下来我的行为会是什么呢?指责、哄劝、提醒、抱怨、离开现场把问题交给先生解决。
这样的情形下我和女儿的关系必然是对立的,那么我其实希望和女儿拥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希望女儿和我一样好,我们相互充满爱。只是很明显上面的模式行不通。那我希望自己能有什么感受呢?我希望自己感受平静、平和。那我要怎样改变自己的行为呢,我要在坚定的界限内鼓励她每一小步的进步。那我的想法会是什么呢?她已经有进步了,动笔写作业时没有开小差,每天作业都能在10点左右完成。她在朝好的习惯方向前进。
我的觉察是,客观情况没有改变但是我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从行为开始改变,我的感受与想法就开始发生转变了。
改变是一个过程,而非终点。——送给自己,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