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孔子也双标?

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句话来自《论语》第十一章的先进篇的第22句语录。

这段话在说什么呢?

孔子有两个学生,他们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这天,他们都问到老师一个问题:“听到(某件事)就干起来么?”孔子对子路说:“尚有爸爸哥哥在,你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 而对冉有的回答却是:“没错!听到就干起来!”  直到这件事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就不理解了,为什么两个人的问题相同,老师的答案却是相反的呢?

孔子回答他:因为两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子路的胆量有两个人那么大,勇于作为,我得压压他,冉求的胆量却不是如此,他平日里做事容易退缩,所以我得给他壮壮胆。

原来因材施教是这个含义。人的性格不分好与坏,人生的决定也没有错与对,但若能打开思维,见到世界更多的面也是一种幸福。让大胆的弟子心中留下点担忧,让胆小的弟子心中多添一些底气,是孔子带给学生们最好的礼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