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的平等对话

我和父母一直没有过亲密平等的对话,更谈不上共同语言,这一直困惑着我,很羡慕那些和父母无话不谈的人。所以我对另一半的要求是有共同语言。我一直渴望生在知识份子家庭,

因为这样的家庭父母明理,不大会被世俗所羁绊。陈志武教授的这本书《24堂财富课》妥妥写出了我理想中的样子。做他的女儿是及其幸运的,有个人选择的自由。不像我们活在养儿防老的魔咒里,一直被社会要求着孝顺,是否出于本心就不得而知。当然不是指责谁,而是现实就是如此。西方社会,父母与子女平等对话,父母养育子女到成年,而子女会不会孝顺父母就全出自本心了。

我们是在沉默与家长里短的寒暄中进行着内涵很浅的家庭生活。有一点非常肯定,家庭成员在家庭互动中不断学习到新知与得到新的激发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我们很少费心于创造有魅力的家庭话题,进行有意义的。不喜欢的人,我总是连寒暄都懒得,这是不是太自我了,不管什么样的亲戚关系,因为这是被动产生的,不是我自己主动要的呀。

当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可窥见一般。

“担干系,负责任”,反思自己确实是个逃避责任的人,我不敢去面对这个世界,始终处于一种逃避的状态。所以我一直想要依赖别人,但是我没有谁可以依赖。靠无可靠,只能独自面对,这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什么事都自己做,不敢麻烦别人。所以不会和人互动,建立不了联系。

没有自我责任支撑的个人自由与空中楼阁无异,是本质上的不自由。

没有自立能力的人,就得事事依靠别人,财务上也靠别人,那当然就谈不上有个人选择空间,谈不上有自由了。想起现在的中国社会,父母承载着儿女的房子,孩子,而儿女一边享受,一边还想着自由,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天下哪有那么美丽的事情呀。你图一时之便,丧失自我责任、自立意志。事物都有两面性的。

个人选择,胡适老先生曾说过“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于现状,敢说老实话。”因为为我而使自己成功的人,才有基础去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我们的幸福,将最终来源于个性化生活,而不是金钱财富或者别的什么。幸福是一件很个人话的事情,满意任何人比你们自己更清楚怎样才会使自己幸福,什么才是自己所要的。别人怎么说,怎么想,怎么要,怎么生活,不重要,关键在于你们自己。

给孩子以选择的自由,这是最具体的爱。

亲子共读,亲子共游,亲子共好,不止做长辈,更要做孩子的朋友与共同体验者、平等分享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精华解读: 一、他们的生涯规划 1、生涯规划是指他们的读书、升学、工作、出国、结婚 人的生涯规划包括自己和家庭、工...
    凤尾竹瑷琪阅读 2,669评论 0 1
  • 下面这段话,是原新东方老师,现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当年讲课时说过的一段话,我颇赞同,发在这里。 因为这段话,我也成...
    _懒蚂蚁_阅读 4,922评论 0 0
  • 娜娜有个坏习惯,所有的事情喜欢自己做主,不听人劝。她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父母是双职工,虽然父母很爱她可是在她人生的...
    散月的月阅读 5,170评论 3 6
  • 我是九零后,父母是七零后。 小的时候父母都是外出打工,所以年幼的我记忆里面只有爷爷奶奶的身影。 那时候最大的困惑在...
    终极智慧小课堂阅读 4,106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6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