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多样性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因此每一个笔下的人物都有各自不同的说话语气,习惯,方式等。这一点上注意不要带入太多写者太多的个人色彩,也不要从头到尾,所有人都是一个模子。
·人物性格相似性
不同人的性格既有区别也有相似,但仍然在多方面上有细微区别,注意细节处的拿捏。
以书中两个人物阿基姆和达姆卡为例。阅读这本书的起初我以为这两人的性格很相似,都爱讲调皮话,很像是生活中常见的活宝们,逗人发笑。但是继续看下去就会发现两者完全不同。(这一点和人物性格的递进展示也有关)
同样是说俏皮话,也仍然在细微处见差异。
阿基姆是很有原则分寸感,真诚坦率,更像是调侃打趣性质的说笑。这源自于他的生活背景,家庭背景等,让他从小承担了太多责任与担当,又受到母亲“爱一切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哲学的影响,因此心胸豁达开阔,真心对待所有人。不刻意的令人觉得好笑。这到令我猜想是阿基姆从小经历太多苦难,闲来便只好自我宽慰,长期养成的下意识习惯了。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因此他的可爱背后,总令我瞧见有些暗藏的心酸。有时候阅读着他对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那样的掏心掏肺甚至献出生命去保护时便会觉得非常心疼。
而达姆卡这个角色则是越看越反感的一个角色。耍泼皮,满嘴跑火车,刻意的哗众取宠,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举动荒唐做作,小鸡肚肠,自私自利,虚伪......他的好笑是真的让人觉得很可笑的一种。
便是通过书中这两个人物的例子,又提示了我人物性格的递进展示和人物性格成因分析这两点。
·人物性格地域性
此处的“地域性”不仅仅指地域上人物性格的联系,其实广泛来讲,同一行业,同一生活背景,同一朋友圈等,其内部个体性格都有着很大的共性。
仍然以本书为例。
可以看到同一北方边境小镇的人物大多尖酸刻薄,排外,愚昧,自私自利,老奸巨猾,能说会道,随心所欲的对森立予取予求等,颇像封建社会的小农民们;
同为渔业稽查员身份的谢苗和切尔米辛均铁面无私(区别在于前者老一辈,习惯直接追捕;后者后辈切尔米辛主张到岸上等待偷渔人上岸追捕罚款。其实就是前者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偷渔者,而后者自知无法斗过偷渔的所有人便索性在后截击);
此外,切尔米辛的身份具有多重性,是一名退役军人加渔业稽查员,因此有些时候会在他身上会明显显现出冷酷,冷漠的气场,懒得和偷渔者多废话一个字的态度;并且每次都是让人感觉不到敌意的靠近后再话里有话的讲几句,甚至应和你的得意,才让偷渔者们迟缓的意识到他是稽查员。真的是狡猾又毫不听狡辩的;
再看同一朋友圈的阿基姆,作者,作者弟弟三人,性格中均有着温和,善良,豁达,知足,热爱生活的成分。
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非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物自身性格多样性/丰富性/递进展示
一个人自身的性格也是多样的,冲突的,挣扎的,没有绝对而始终的善良或是可恶。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有些恶人内心的软肋,有想要保护的东西,也可以看到善者内心的愤恨,挣扎。这些都不应该被刻意回避,人性本来就是非常多变而冲突的。并且人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可以改变一个人,情感也可以改变一个人,这些都是一个动态过程。
至于递进展示,举个很常见的例子。我们在首次见到一个人时总会习惯性地给不同人打上相同的标签,相同的形容词来简单概括;或是根据一个人的职业,身份等直接在内心里确定对方性格等,所以常常在日后的接触中感到反差。其实书籍中的人物性格也是一样的道理,初看相似,或是简单,越到后头却越丰满,复杂,相互区别。
所以要想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就得综合考虑很多因素,而非人物始终一成不变,平板一张,绝对善或是绝对恶。
·研究环境生活经历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这一点的提出其实是想强调我们对人物性格成因应该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这有利于我们塑造更多样化的人物以及人物性格,并且不只是通过凭空揣测。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书中的人物性格成因,区别与联系;也有利于我们创作本身。
综上,我们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与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创造多样化、丰满的人物;关注细节,差异,相似,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