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配置NTP服务同步时间

NTP简介:

NTP是用来使计算机时间同步化的一种协议,它可以使计算机对其服务器或时钟源(如石英钟,GPS等等)做同步化,它可以提供高精准度的时间校正(LAN上与标准间差小于1毫秒,WAN上几十毫秒),且可介由加密确认的方式来防止恶毒的协议攻击。

NTP配置:

1)修改所有节点的/etc/ntp.conf

【命令】vi /etc/ntp.conf

【内容】

restrict 192.168.6.3 nomodify notrap nopeer noquery      //当前节点IP地址

restrict 192.168.6.2 mask 255.255.255.0 nomodify notrap  //集群所在网段的网关(Gateway),子网掩码(Genmask)

2)选择一个主节点,修改其/etc/ntp.conf

【命令】vi /etc/ntp.conf

【内容】在server部分添加一下部分,并注释掉server 0 ~ n

server 127.127.1.0

Fudge 127.127.1.0 stratum 10

3)主节点以外,继续修改/etc/ntp.conf

【命令】vi /etc/ntp.conf

【内容】在server部分添加如下语句,将server指向主节点。

server 192.168.6.3

Fudge 192.168.6.3 stratum 10

=修改前=


image.png

=修改后=
节点1(192.168.6.3):


image.png

节点2(192.168.6.4):
image.png

节点3(192.168.6.5):


image.png

三)启动ntp服务、查看状态

1)启动ntp服务

【命令】service ntpd start

2)查看ntp服务器有无和上层ntp连通

【命令】ntpstat

image.png

查看ntp状态时,可能会出现如下所示情况

① unsynchronised time server re-starting polling server every 8 s

image.png

② unsynchronised polling server every 8 s


image.png

这种情况属于正常,ntp服务器配置完毕后,需要等待5-10分钟才能与/etc/ntp.conf中配置的标准时间进行同步。

等一段时间之后,再次使用ntpstat命令查看状态,就会变成如下正常结果:

image.png

3)查看ntp服务器与上层ntp的状态

【命令】ntpq -p


image.png

remote:本机和上层ntp的ip或主机名,“+”表示优先,“*”表示次优先

refid:参考上一层ntp主机地址

st:stratum阶层

when:多少秒前曾经同步过时间

poll:下次更新在多少秒后

reach:已经向上层ntp服务器要求更新的次数

delay:网络延迟

offset:时间补偿

jitter:系统时间与bios时间差

4)查看ntpd进程的状态

【命令】watch “ntpq -p”

【终止】按 Ctrl+C 停止查看进程。

image.png

第一列中的字符指示源的质量。星号 ( * ) 表示该源是当前引用。

remote:列出源的 IP 地址或主机名。

when:指出从轮询源开始已过去的时间(秒)。

poll:指出轮询间隔时间。该值会根据本地时钟的精度相应增加。

reach:是一个八进制数字,指出源的可存取性。值 377 表示源已应答了前八个连续轮询。

offset:是源时钟与本地时钟的时间差(毫秒)。

另外如果想要手动同步某一台机器的时间,那么可以依次执行下面命令实现:


image.png

如有错误,问题定位:

查询日志:/var/log/messages 查看是否有ntp失败或者fail提示。

(四)设置开机启动

【命令】chkconfig ntpd o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