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8期“舍”专题活动。
人生在世,常闻“舍得”二字。先贤有言:“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然世人所言舍得,多是算计得失,鲜有真能舍身而得道者。我今闻一故事,竟是将这“舍得”二字,演成血泪之剧,令人不得不搁笔长思。
那女子初时,真如春日初绽之花。她原可以翱翔于更高远之天,却自折羽翼,低就了一所平凡学府。人问其故,但见笑涡浅现,曰:“为爱情故。”这“得一舍”之始,便是舍了前程,得了所谓爱情。校园里的风原是催人清醒的,于她却成了迷魂之曲。家人窥见那男子眼中的凶光,劝她回头,她竟以为是阻她幸福。直至一日,那男子拳脚相加,使她面目青紫,父母竟也劝和,道是“年轻人气盛,日后便好”。于是二人竟重归于好,携手步入婚姻之殿堂——谁知此殿堂非但不是避风港,反倒是狼窝虎穴,自此风雨如晦。
这便是“得一舍”了。她舍了明日的阳光,得了今日的虚诺;舍了父母的忠言,得了爱人的毒打;舍了自己清醒的判断,得了旁人糊涂的祝福。如此之“得”,何尝不是最深之“失”?如此之“舍”,又何尝不是最愚之“得”?世间男女,多少是如此自欺,将那苦酒作甘饮,把砒霜当蜜吞。
而后便是“舍与得”的漫长煎熬了。
婚后生子,照理说是喜事。夫家家境颇丰,却将她的用度克扣得极紧。昔日爱装扮的女子,今则省吃俭用,微博上所发,尽是“平凡是真”、“知足常乐”之类的话语。乍看是悟了人生真谛,实则何尝不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她舍了华服,得了俭朴之名;舍了事业,得了相夫教子之责;舍了社交,得了家庭的桎梏。这一切的“舍”,换来的“得”却是丈夫无端的殴打,婆婆冷眼的相待。
最令人心碎的是,盛夏时节,与闺蜜相聚,她仍穿着长袖长裤,不敢露出臂上的淤青。我想,她遮掩的何止是伤痕,更是那一点尚未泯灭的尊严。她大约还在想:舍了这些,或能得来家庭的完整,孩子的父爱,乃至丈夫终有一日的回心转意。
然而她舍尽一切,最后连性命也舍了进去。那男子竟将她活活打死,急诊室中,犹不知悔改,婆婆竟也是帮凶。一条性命,就此舍去,而她得到了什么?或许是一纸死亡证明,或许是世人几声叹息,又或许什么也没有——只是化作了他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不久便随风散去。
女子的故事,岂非正是对“舍得”之说的最大讽刺?古人云:“舍己从人,可怜无益。”她一味地舍,却未得半点真好处,反而助长了恶人的气焰。我想,真正的舍得,该是有智慧做底的。如同农夫舍种而得粮,商人舍财而得利,皆因知所舍、知所得、知所止。而无明之舍,不过是将自己投入无底深渊,不仅害己,亦间接害人——那孩子失去了母亲,岂不是她无明之舍的结果?
究其根源,何尝不是被“爱情”二字所误?世间多少男女,将痴心当作深情,将忍耐当作美德,将牺牲当作伟大,殊不知爱情若无平等尊重为基础,便只是自虐与虐人的借口。她舍了那么多,唯独没有舍掉对恶人的幻想;她想要得那么多,唯独忘了最应该得的是自身的尊严与安全。
舍与得之间,须有明辨之智;情与爱之中,须有自存之道。无智之舍,虽舍犹得祸;明智之舍,虽舍实得福。
人生在世,取舍无常。愿世人舍得其所,而非舍本逐末,最终得不偿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女子已矣,后来者能否从中得些教训,尚未可知。我只愿她那无处安放的魂灵,终能得一真正的归宿——那该是一个再无需她舍弃自我才能换得的平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