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化学 | 为什么以前的人买不起杯子?

科学史·化学 | 为什么以前的人买不起杯子?

徐来

2017-10-19

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天都有,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科学史·化学 | 为什么以前的人买不起杯子?

| 暖爸型转述师 | :金北平

徐来

看到今天专栏的标题,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杯子这么常见的东西,谁家里还不得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啊。塑料杯子、陶瓷杯子、金属杯子、纸杯子……每种杯子的用处还不一样,有喝水用的、有喝茶用的、有喝咖啡用的、有喝酒用的,喝酒用的杯子还分好些种,有喝白酒的、有喝啤酒的、有喝葡萄酒的,然后喝葡萄酒的还得继续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就不一样,有泡泡的酒也不一样。怎么会买不起?

咱们的生活中,杯子真的是太常见了。但是早个几百年,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那时候,杯子可没那么常见。因为制作杯子的材料,还都不太好制作,做起来也有点费时费力,真的有全套茶杯、酒杯的,那都是贵族和富人。   

什么是珐琅?

真正让杯子变得很普及,实现每个家庭都拥有杯子,是通过一种叫做珐琅的东西。也许你听说过这个词儿。你看,咱们的汉字里,凡是和王字偏旁沾边儿的,十之八九都是很高级的东西。因为这个王字边儿,准确来说叫斜玉旁,也就是玉省了那一点儿。所以有这个偏旁的字儿,很多都和玉有关,玉代表的是贵重。

等等,咱们不是要说一个把杯子这个东西变得不那么昂贵,每个家庭都能用得起的东西嘛,怎么又说回到玉这种昂贵的东西了?

确实,珐琅这个东西啊,曾经非常昂贵。不过,它本身并不是玉,而是看起来跟玉有点儿像的东西。

简单来说,珐琅就是给金属上了一层釉 。釉这个东西,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地方是在瓷器上。它就是瓷器表面那一层薄薄的涂层,摸起来的感觉,有一点点像是玻璃,所以有的时候,也会说这是一层玻璃质地的薄层。这一薄层东西还挺好看的。

如果想要得到釉,需要先把一些矿物按比例弄成粉末,然后在特殊的高温下把它们烧化。釉料被烧融之后会均匀地覆盖在器物的表面。有时候,人们在釉里面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金属元素,这样,在高温的作用下,釉面会出现非常漂亮的颜色。当然,我说起来简单,真的做起来还是挺复杂的。

什么是掐丝珐琅?

中国人发明了瓷器,然后在瓷器的表面使用釉。但其实,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材料的表面。不过,这个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的。著名的法老面具,就是这么做出来的,它是在黄金表面使用的釉。

法老面具

中国人后来从国外引进了这个技术。那是元朝时候的事情。

元朝人征服了从中国西部一直到地中海的一大片区域。然后,在征服的过程中,又抓了好多俘虏。这些俘虏当中,有些人是工匠,这些人就带着各自的技艺被送到了中国。其中一些阿拉伯工匠,就是在金属表面做珐琅的,他们给中国带来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技术,叫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这个技术很有意思,它是用铜来制作的。首先用铜制作一个基础,比如一个瓶子,一个碗,一个盘子,然后,把铜丝贴上去,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就像是咱们用黑色的线条,在白纸上画出东西的外形模样来,然后,再制作各种不同颜色的釉料,把它们逐一填进铜线画出来的图案当中去,一格一格填满——这个做法,有点儿像是你用彩色的笔,把教科书插图当中,被线条围起来的小块儿空白填满一样。把釉烧成玻璃状,再抛光,一件掐丝珐琅艺术品就做好了。

一开始,元朝的掐丝珐琅作品并不是特别精彩。元朝灭亡了之后,明朝的工匠继续发展这门技艺,终于在明朝一个叫景泰的时代,达到了技艺的最高峰。 因为这种工艺,是以蓝色作为主要的底色的,所以,这种技艺在中国被称为“景泰蓝”。

后来,瓷器匠人们学习西方的珐琅画技法,然后开始在瓷器上使用同样的方法画画儿。这样制作出来的瓷器,也被称作珐琅,更准确地说,是珐琅瓷。

掐丝珐琅(景泰蓝)

珐琅怎么变成了搪瓷?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珐琅,还是掐丝珐琅,还是后来的珐琅瓷,做起来都很费工夫,成本很高。尤其是在中国,很多颜色鲜艳的釉料都要从遥远的国外运过来,那就更贵重了。所以,这些东西依然只能供给贵族和富人使用。

但是很快事情就发生了转机。在英国,人们越来越多地需要价格便宜的容器,于是,有人尝试把便宜的釉料烧制在铁皮上。这个东西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下子就流行起来了。它确实有很多好处:

首先 ,它便宜,铁器在当时的产量很大,价格也不高,如果烧制使用便宜的釉料,那么总成本并不高;

其次 ,铁器很容易生锈,生锈就会变薄,甚至被锈穿。而釉面可以保护铁器,让它们不生锈;

最后 ,釉面是玻璃质地的,非常容易碎裂。被烧制在铁器上之后,强度会变大,不容易坏掉。

所以这个技术很快就传播到各国,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开办了大量的工厂,来生产这样的产品。再后来,这种产品被引进了中国。

刚进中国的时候,大家还是管它叫珐琅——因为它和传统意义上的珐琅制品并没有区别。可是说着说着,大家就开始觉得别扭了:珐琅那是很贵的东西啊,都是贵族老爷们用的,我们用的这个怎么能算是珐琅呢?于是,大家就给它另外其了一个名字:搪瓷。搪,这个字是涂抹均匀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在铁器的表面均匀地涂抹一层瓷。

搪瓷杯

博物学家养成记

在后来的很多很多年里,搪瓷都是中国人每天都要使用的产品。从脸盆到痰盂,从饭盒到锅,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每个家庭都有杯子的理想”才真正地被实现了。

不过,现在大家很少看到搪瓷制品了,你用过搪瓷制品吗,是什么样的呢?在评论区,跟大家说说你使用搪瓷制品的经历吧。

今天我们学习了3个知识点:

把一些特殊的矿物按比例研磨成粉,然后加水调和,再涂在器物的表面,经过烧制,就可以形成釉层。在釉中加入特殊的元素,就可以呈现鲜艳的颜色;

常见的釉是烧制在瓷器上的,如果烧制在金属上,那就是珐琅。珐琅最早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著名的法老金面具就是珐琅制品;

在元代,珐琅技术被引入中国,其中的掐丝珐琅技法后来演变为著名的景泰蓝。如果用便宜的金属来制作珐琅,就可以生产出又便宜、又好看、又好用的容器,为了区别于价格昂贵的珐琅,有时也称它们为搪瓷。

点击图片可收藏在手机里,也可分享至朋友圈

徐来

今天,是博物学陪伴你的第 191 天,恭喜你,又收集了一个新知识!下一期我们继续研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