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古龙正准备洗澡,朋友气喘吁吁地闯进屋子,递给古龙一封信:“香港寄过来的,约稿信。”古龙白了他一眼,“这有什么好激动的。”谁料他打开看了信之后,光身坐在椅子上呆了半天。
原来,这封约稿信是金庸写来的。
古龙原名熊耀华,1938年出生于香港,后随父母逃难到了台 湾。
他出身不差,父亲熊鹏声是台北市市长秘书,可却不顾妻儿感受,和一个张姓女子同 居。
古龙的童年充满愁云惨雾,被父母永无休止的争吵包围着。
18岁那年,他和父亲大吵一架:“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然后就离家出走了,并且真的多年没有再见父亲,直到父亲临死时,他才去见了一面。
离家出走后的日子过得非常苦,饿着肚子流落街头,直到后来他开始写武侠小说。
据说父亲年轻时就曾写过武侠小说,古龙小时候也很爱看武侠。
他很有天赋,很快在文坛上声名鹊起。
那个时候,金庸已经写出了《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等经典名作。
一次,倪匡替《明报》向邀古龙邀稿,古龙因此和金庸结识了。
金庸对古龙这个武侠界的后起之秀十分欣赏,两人的感情也很好。
每次金庸有事到台 湾,必定找古龙喝酒,聊天。两人一起喝酒时,还发生不过不少趣事。
一次古龙,金庸,倪匡一起喝酒,古龙出了个对联:“冰比冰水冰。”
倪匡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问金庸。
金庸沉吟了半天,摇摇头,神情严肃地说:“此联不通。”
古龙见自己难倒了金庸,像个孩子一样,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古龙和金庸一起去和日本出版商洽谈业务。
那位日本商人看似谦逊,实际很傲慢,故意点了很多酒,古龙和金庸喝到后来,都有些不胜酒力,就婉言推辞。
日本商人便一语双关地说道:“中国的作家也不过如此么!”
古龙听了,当即站起身,从房间里取出三个脸盆,把酒全部倒在脸盆里,说:“那杯子太小了,不过瘾,我们用这个!”
说着端起脸盆就一通猛灌。日本商人担心出事,急忙制止,再也不敢有任何轻慢之言。
后来金庸问古龙,“你当时真的有把握喝掉那么多酒?”
“没把握,但是事关民族荣誉和作家的尊严,怎么能让日本人小看我们。”说话时,他身上那股子血气方刚的少年气显露无疑。
古龙刚开始写武侠的时候,说:“我一直在模仿金庸。”
但是他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在武侠界,逐渐和金庸形成平分天下之势。
古龙粉和金庸粉经常吵架,一度有粉丝掐架掐到动刀子,双方手脚都被砍伤至残。
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古”对“金”,“龙”对“庸”,古龙的笔名就是克金庸的,厚“古”薄今(金)么。
但实际上,两人私交甚笃。古龙酗酒,金庸也曾多次劝他少喝酒,注意身体。
古龙虽然心存感激,但他却没有办法戒掉酒。
幼年的经历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酒是他逃避痛苦的方式。
1972年,金庸写完《鹿鼎记》之后,自觉江郎才尽,宣布封笔。
随后,他写了一封信给古龙。邀请他为《明报》的武侠连载板块撰稿,那曾经是他自己的连载专栏,金庸曾在这个专栏里写出了享誉世界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对这个板块的珍惜程度可想而知,此时,他决定把这个板块交给古龙。
古龙刚开始以为只是一封普通的约稿信,不以为意。待得看完信,不由得躺在椅子上发了半天呆,连衣服也忘了穿。
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金庸的托付就像是武林盟主的更替。他百感交集,也深觉重任在肩。
之后,古龙的《陆小凤传奇》开始在明报连载,获得空 前成功,也留下了两派宗师携手并进的佳话。
@凯西情感故事汇
金庸和古龙到底谁更好,这番争论,已经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到如今犹不能止。
两派的粉丝为了分出两人作品高下,吵翻了天,甚至对彼此大打出手。
金庸和古龙两人却惺惺相惜。只因两人都已经到了宗师级别,早已不在乎门派之见,都明白一个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独放春满园。竞争关系和友情从来就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