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牛奶可乐经济学》

吸收叙述性信息,似乎是人类大脑的专长。我发现,向学生强调,要尽量列举最有趣的问题,还是很管用的。原因有三:

第一,要找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他们一般必须先考虑若干备选问题,这本身就是一项有用的训练;

第二,提出有趣问题的同学会对作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投入更多的精力;

第三,提出有趣问题的同学更乐意对他人讲述。如果你不能把概念拿出教室应用它,就不能真正的了解它。可一旦你能自己运用它,它就永远属于你了。

知识,绝不应该只是枯燥无味的,想要迅速的掌握,就要学会把知识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这里就不吐槽从小到现在学校教的知识了。。。

*产品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这就是说,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

*产品设计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收益大于成本。

*产品设计的细节还于几何学原理有一定的关系。(牛奶为什么用方形盒,可乐为什么用圆柱形?)

*制造商对某一设计功能(此功能对产品的使用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战略决策会反映在产品上。

*产品设计不仅要符合产品可能的使用方式,产品希望向客户表达什么样的信息,也会对它有影响。

*必须深入考虑历史渊源,才能对产品设计功能做出解释。(为什么女性的扣子一般在左边?男性的一般在右边?)

*电子商务的价值,并不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在于它创造了多少利润。

*一家公司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它可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而在于它到底创造了多少利润。

*“一价定律”指出,任何试图利用富人愿意多花些钱的想法的供应商,都会给竞争对手创造出直接的获利机会。

*对特定产品的需求,是衡量有多少人愿意买它的一种尺度。

*对特定产品的供应商,则是有多少生产者愿意提供该产品供出售的一种简明尺度。

*当愿意以市场主流价格购买该商品的消费者数量,与愿意贩卖该产品的生产者数量相等时,特定产品的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也叫市场清算价格。

*要解释价格或产量波动,光看供应方或需求方都是不正确的,要结合两种分析。

2016.3.25

*凡是具有规模经济生产流程的卖家,都必然会用到设置折扣门槛这一工具。对价格敏感的买家(收入低的买家)打折,同时无需对其他顾客降价,能推动生产者扩大规模,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在某些情形下,折扣门槛只不过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一旦你掌握这种信息,就能享受到较低价格,又无需付出额外的努力。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没有免费的午餐”原则认为,选择额外的服务的顾客应该支付额外的费用。

“没有免费的午餐”原则告诉我们,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越是激烈,其价格越是接近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

*在实际的产品(尤其是昂贵产品)市场中,套利的可能性限制了垄断者向特殊买家(身价高的买家)索取高价的能力。(若是垄断者这么做,非特殊买家可以以低价从垄断者从进货,并且以低于垄断者给特殊买家的价格转手出去赚取差价)

*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首先跃过某种门槛。(设置门槛的目的是,提高总的出售量,因为如果打折那么那些原本因为原价太高不打算购买的潜在顾客,有一部分转变成了顾客。而且也是为了防止那些价格不敏感的顾客以折扣购买)

*凡是具有规模经济生产流程的卖家,都必然会用到设置折扣门槛这一工具。对价格敏感的顾客打折,同时无需对其他顾客降价,能推动生产者扩大规模,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有时,卖方似乎有权索取较高的价格,或是因为客人取消服务而收取罚款(预定飞机票,却临起飞时退票),然而,出于战略性的考虑,他们并不这么做。

2016.3.25

*市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往往造福了所有人。

*追求个人利益,往往能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

*当个人利益超过个人成本时,个体会采取行动。

*针对任何商品确定并执行产权,都要求投入真正的资源。有时候,最终受益并不值得费这个劲。

*强制执行产权的艰巨性,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以某种方式管理资源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市场上有两种买家,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人。头一种买家,因为考虑到自己缺乏知识,不明白价格与质量存在的可见联系暗示着什么,有时能够限制自己的损失。(这就是为什么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比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强了)

*人均收入,是各国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同收入的人多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管他们的文化背景如何。

*从理论上说,现金奖励胜过同等价值的其它奖品。可人们,往往偏好其它形式的奖励。

总结:都是成本和效益相互消长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结果。

这本书通过大量生活中的例子,来形象的解释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可是有些解释感觉没解释清楚,也可能是我的理解能力比较低,总体而言对于经济学的基本了解,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每次看都不禁感叹经济学与生活相连之密切。 《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
    15赵佩帆阅读 2,929评论 0 2
  • 陪室友借书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翻和普通的经济学教材有很大不同,上面没有公式推导和数据表格,却有很多小例子,...
    漂游的玉子酱阅读 1,189评论 0 0
  • 第4章折扣中的经济学 一价定律最适合的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大致说来,也就是像食盐和黄金这样的市场,无数供应商贩卖高...
    陈羽文斋阅读 4,127评论 0 1
  • -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不想虐伞修所以也不会。 -毛病玩意儿都退网了还在码字……我觉得就算我这么久不更你们也是爱...
    溯夜阅读 3,803评论 0 10
  • 【壹】 姜是在春分那天来到峨眉山的。 那是一个清晨,姜自晨曦中飞来,落到我栖身的大树上,然后高声地鸣叫起来。 随着...
    艺小创的听说铺子阅读 4,324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