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八十三载回忆

  附 录 二

 晚年文章

16,怀念二嗲何之逊

       我二嗲何之逊(1897-1972),今年逝世 50 周年。他佬中等健壮的身材,严肃可亲的面孔,广交朋友,性格豪爽,行侠仗义,生前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为人,特别是安丰五合剅,人人知晓。二嗲是大革命时期的名人。安乡县志(1994 年版)113 页记载,1927 年初,正式成立安乡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张鹤楼,副委员长周裕兵,秘书长陈锡周(注又名周小康),农民自卫军部长何之逊,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反映安乡革命历史的红色小说《松虎惊涛》,叙述“前面有一面鲜红镰刀斧头旗开道,为首的一人腰挂短枪,步伐矫健,张凤翘认得他正是农军部长何之逊”。

       马日事变后,国民政府悬赏 4 千元大洋捉拿我二嗲,他逃离安乡去湖北武汉等地找党组织,后参加洪湖游击队,是勇敢善战的双枪手,双枪中有一支手枪是贺龙赠送。与周小康(后为中共湘鄂边特委书记)关系密切。他在洪湖死人堆中存活下来。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后的 1937年才回安乡。之后在大鲸港的小湾上,做了一栋三间房的茅屋,靠做扎花和竹木生意维持生活。解放后,曾经由地下党员孟觉推荐,按地下党人安排在常德蒿子港供销社工作,后做脱(托)党派处理回老家五合剅,五合剅村按五保户对待,县政府每年派人送一定生活补贴费。

       我二嗲,三兄弟,大哥早年逝世,弟弟何志贵,在安乡县城经营竹木生意,是安乡县竹木商会会长,1939 年生意好,买了 89 多亩水田,出租给佃户,与佃户关系很好,正常年景正常收租,天灾减产时减租或免租,新中国成立后划为地主成分,1957 年摘帽。堂兄何之喻,1921 年在北京大学由李大钊介绍加入共产党,是安乡县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我二嗲三兄弟只有我一个男孙,故取名立三,意思是立祖父三兄弟之门户。 

       二嗲原配妻向氏,育有二女,大女叫大春英,小女叫小春英,后娶雷氏为妻,老年收黄家一女为继女,取名何美元。我原在湘西自治州水电局工作,“文化大革命”的 1967 年 11 月回安乡探亲,看望二嗲,对他说“文化大革命”前,州水电局党组的两位领导介绍我参加共产党,因为,我的经济供给是三嗲,你闹革命,无钱供我读书,我的经济供给是三嗲,所以按组织的规定依经济供给填写家庭成分,是三嗲的地主成分,党支部讨论时,有人提出对剥削阶级的认识不深刻。党支部确定暂停表决。他说是坏事,也是好事,避免了残酷的批斗,还讲了一些洪湖游击队的事,特别提到与周小康的亲密关系,对党内“左倾”杀害周小康(后平反定为烈士),特别反感。

        二嗲 1972 年阴历 6 月初 6 病逝,享年 75 岁,虽然已逝世 50 年,但他严肃的容貌,慈善的心灵,仍在我的记忆之中。他 20 世纪 20 年代和 30 年代,在安乡和洪湖,舍身为革命,向反动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是不可磨灭的事实,永存于世。

                                            2022.4.26(登载﹕《安乡论坛》《 道客巴巴》《知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八十三载回忆前言 兴 读 感 慨 作者∶熊兴炎 兴读《八十三载回忆》,精辉志艳,感慨万千!实话实说,与何君立三相识...
    河山平原阅读 504评论 0 0
  • 八十三载回忆 七 恋情、家庭 3 回安乡探亲、结婚 1967 年 11 月中旬我请探亲假,在吉首乘汽车经沅陵县官庄...
    河山平原阅读 157评论 0 0
  • 八十三载回忆 附 录 二 晚年文章 4,我在安乡水利工程上的两次实习 ——记张九台移堤、大鲸港排水闸工程片段 ...
    河山平原阅读 149评论 0 0
  • ........... 从句章城到掌起镇,出城行约十余里,便有岔路到师桥的,沈家有家规,凡是沈家子弟,经过师桥,都...
    公子林阅读 158评论 0 5
  • 选调周年记:展青春风采 辉南县辉发城镇大屯村村书记助理 裴博 基层是广阔的天地,是使青春之花绽放的沃土;基层是施展...
    皮皮鲁227阅读 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