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的火热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国家的文物,也愿意花时间去探索历史的各个方面,如史事、艺术等等。在众多的博物馆中,故宫博物馆应该算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方面是因为它地处北京,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留下的宫殿,拥有成千上万的文物,另一方面其与CCTV合作的纪录片以及自己设计的周边一直社会大众的追捧,而关于发生在故宫的历史故事更让人惊叹。不过,若是说起故宫的建筑设计,很多人可能会有所陌生。我们都知道任何建筑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特别是建造故宫这座宫殿,更是集中了全国著名的工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于明正统朝完成。随后,直至清朝仍不断在改建、修缮。
《从紫禁城到故宫》是一本让读者通过故宫建筑来深入认识明清朝制度、布局、艺术等等是书籍。本书的作者是单元士先生,他曾参加“清室善后委员会”。历任故宫博物馆建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对古代建筑和明清历史很有研究,著有《清代起居注考》等著作,而这本《从紫禁城到故宫》由他的女儿整理,于2017年问世,正值单元士诞辰110周年,在纪念单元士先生的同时,也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故宫。
在《故宫史话》一书中,单元士曾说:“故宫是民族建筑一书集大成,其工程之艰巨、规模之宏伟、工艺之精巧、创造性之丰富为世界所罕见。塔不仅是东方的瑰宝,也是世界上的奇迹。”那故宫这座宫殿又有什么特点呢?单元士先生在《从紫禁城到故宫》这本书中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整本书中我比较在意的是故宫是如何采暖。北京的冬天特别冷,在没有暖器设备的情况下,皇宫帝后、妃嫔在冬天如何保暖呢?单老介绍,公众的取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炭盆,这个相信大家比较熟悉,利用炭盆供热,在许多电视剧中我们也时常看到,另外一种就和建筑密不可分,利用地下火道,即在殿内地面下砌筑火道,火口在殿外廊上,感觉这种方式与如今地暖类似,而这种技术在皇宫中使用了四五百年了。当然除此之外,故宫中还有所谓的暖殿、暖阁,这就是利用空间,降低室内高度,让人感觉不那么寒冷。
再来说说水源方面,在故宫中有一套整体的下水系统,遇到暴雨,各殿庭院相连,一同把水排出城,因此,宫中不会出现积水问题。至于应税问题,宫中每个宫院至少有两三口井,除帝后外可满足故宫内所有人。此外,故宫中有不少小型盖顶井亭建筑,既可满足生活所需,又美观,这就是故宫建筑的独特之处。
在此,我只是提及到了书中亮点我比较关心的问题,而整本书就如序中所言:“从深入浅出的手法,把枯燥的砖木瓦石建筑物赋予灵气,读起来不枯燥。”虽然这本书小巧,但是里面的知识却丰富,既可以让读者增加只是,又可以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