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边缘》(Limbo):简约到极致的暗夜疯狂

  印象中,我记得我曾经记录过这个游戏,但是我没找到在哪,虽然没有写成文,但是截过图录过屏写过几句话是肯定有的,我翻遍了微博都没有找到,回头一想,会不会是朋友圈呢,我去朋友圈里搜了一圈,果然。

  2013年12月27日,我贴过它的图,朋友还在问我说,30块钱的App,我这样买了吗。我说没有呀,当时候的iOS7是可以完美越狱的,越狱之后的机器可以下载至这些付费游戏并且可以畅玩无阻的。

  按照当时的这个对话来推演,我和我的小伙伴用的都是中国区的苹果ID,并且在当时也没有研究到什么港区或者美区ID之类,按此逻辑,当年的这个游戏原来曾经在国服的AppStore上过架。

  我突然想,如果当时我买了这个App的话,它后来很多年都不曾在国服的AppStore上看到过,那么必然是下架了,那么下架了之后,苹果商店还会给我们这些付费的用户提供服务吗,再专门给我们开一个下载的通道吗,还是会针对这个在国服上架过的收费App在下架的同时做退款处理呢。

  我以前买过一个健身类型的App,用了一段时间,后来那个App在国服下架了之后,我再也找不到那个App了,好像苹果方面,也不曾做过退款,因为那又是一个极小众的App,所以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人跑去维权和要求退款了,一直到今天许多年了,我依旧找不到一个可以替代的App。所以苹果系统以及商店上的App,如果下载了之后能用,不升级系统,不更换机器的情况下,就算下架了或者怎样了,大部分的App是能够正常使用的,那一次也是因为换了机器,把App导入到新的机器之后发现,唯独那个极小众的App没有跟着过到新机器上,再去商店里一查,没有了。问专门玩机器的平哥,他两手一摆说,没办法了,旧机器已经完全恢复原厂设置了。

  2013年,我玩过这个游戏,并且通关了。后来的故事其实也说过,iPad升级了系统,之后就没有再越狱了,也就跟这个游戏彻底告别了。

  几年前我终于注册了一个港区的苹果ID,我当时想的是把这个已经在国服下架的给找回来,因为已经很多年没玩了,甚是怀念。我愿意付港区那32块钱港币的App购买费用,我甚至将我的港区ID的信用卡都改成了一张国际能用的Visa信用卡,但是我发现我付不了款,查询了之后说,需要绑定香港那边的付款账户,像这种国内发行的国际卡,同样不能使用。最终折腾了好一阵之后,不了了之。

  几年前,我买了一台号称打通了iOS和OS系统的M1芯片的电脑,我想着有没有可能把它安装在电脑上,于是我下载了一个DMG安装包,安装的时候它告诉我,不支持M1芯片,于是又过了几年。

  前阵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想起来它,于是我又去满世界找去,最后找到了一个IPA安装包,我还以为一切变得简单了,但是终究没有那么简单,各种学习各种查资料,最后发现我必须自己去给它签名授权,经过了一两个小时的不停折腾了之后,我终于将这个史前游戏在我的平板上复活了。

  何止是我,羲小姐小时候也经常玩这个游戏,所以当她看到这个游戏回来的时候,她感到无比的亲切。彧少爷对它同样不抗拒,破解过关的速度似乎比我还要快。

  iPad时代的游戏,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Limbo》,还有一个大概是《Asphalt》(狂野飙车),还有什么忍者西瓜、神庙逃亡之类的几个游戏,那大概是我玩平板游戏不长的一段时间里仅存的几许记忆吧。《Limbo》这个游戏我玩的时间最少,但是它给我的印象却是最深刻。首先是它的画风,只有黑白二色,险些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颜色,在早年那个五彩缤纷的游戏世界里,它用它独特的魅力与不流于俗套的清远征服了这个世界。在苹果的AppStore里它的官方简介上写着:《Limbo》是一款屡获荣的独立冒险游戏,因其迷人的解谜设计,以及宛如身临其境的声音与视觉效果而广受好评,它黑暗、朦胧的空间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将永远伴随着你,苹果设计奖赢家,获得超过100个奖项。

  我确实一直不喜欢玩任何解谜的游戏,因为我一贯的观点是,玩游戏大概是为了要放松,而拿着本该用来放松的时间和精力去破解各种难题,这不是与最初始的目的背道而驰吗。像我一些朋友,他们天生就喜欢解谜,所以他们会对这类型的游戏趋之若鹜,它能征服这些小伙伴其实并不奇怪;但是能把我这种从来不玩解谜游戏的路人也吸引进去了,这就不能不说它十分强悍了。心理和生理层面,我对它是拒绝的,但是最终这种拒绝被宣判无效,不仅拒绝不了,甚至一玩之后就很上头,并且确实印象深刻。

  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黑白美术风格,以及简约却不简单的背景声音,整个主角就是一个小孩子的轮廓,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只有几个最简单的动作,比如奔跑、跳跃、推拉、攀爬等,在一个纯黑色的只剩下光影的世界里慢慢地探索,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然后想办法去解决,最后去寻找到自己的姐妹,而经历过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之后,他终于了找到了自己的姐妹。许多玩家对于最后的这个结局做出了无数的解读,反正整个游戏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文字或者声音的提示,对于剧情你也只能是猜测,所以这个结局引发了无数种的猜想。

  我注意到的一个点是,这个黑乎乎的小男孩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他从头到尾都是黑乎乎的,没有表情,没有长相,什么都没有,就连动作也只有最简单的几个,然而从头到尾最惹人注意的,就是那双偶尔会眨巴眨巴的眼睛,那双眼睛在那个漆黑的世界里,犹如是两盏光亮的灯。我们其实也应该注意到,比如剧情开始的时候他昏迷未醒,他是闭着眼睛的,所以看不到那两个亮点,双或者他进入Limbo或者逃离Limbo过那个结界的时候,他的眼睛也是闭着的,所以同样看不到他那两个亮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那个世界里,如果像小男孩一样活着的人,是一样带着一双光亮的眼睛呢。而他找到的姐姐,从头到尾她的眼睛都没有睁开过,跟那个世界里怼着他追着他的所有行尸走肉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我觉得他找回来的那个姐姐,也许并不是他真正的姐姐。

  Limbo,源自拉丁语Limbus,意为“地狱的边缘”,又称灵薄狱,根据一些天主教神学家解释,灵薄狱是用来安置耶稣基督出生前逝去的好人,灵薄狱安置了未受洗礼而夭折的婴儿灵魂,这些灵魂的命运无法确定,只有天主才能定断。如果天堂是与天主同在的幸福之地,那么地狱则是受永远的酷刑和与天主分离的地方,许多天主教神学家推测,灵薄狱是一个中立国,灵魂依然蒙福,但灵魂则在地狱保存。

  基于这样的一个设定,也许,小男孩进入的也许不是寻找姐姐的征途,经历的也许仅仅只是他自己的Limbo,或许,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Limbo。在那个无尽漆黑的世界里,暗处有着各种各样的凶险在等着你,你在某一个黑暗无边的丛林中醒来,你甚至都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前行,但是你知道,你必须继续前行,所以你就开始奔跑起来,一路往前跑,你甚至都不知道你想要去哪里,你的前路有什么在等着你,只有本能在支撑着你继续往前行,在路上,解决掉所有一切的难题,跳过所有的水坑,爬过所有的山峰,杀死所有的怪物……而你甚至都不知道,你要往哪里去,走到最后,你会在哪里停止。

  这像不像是你曾经某个暗夜里做过的某个不知所谓却让你慌张无比的黑梦,在梦里,你只能不停地奔逃,不停地闪躲,不停地往前行进……而人生里的某些时候某些状态下,是不是也跟这个梦有着无比的相似。正如修行,你不往前行,你永远不知道你将会遇到什么;在不知道你遇到什么之前,你怎么可能知道如何解决掉那些扼住你的困惑,所以也许一开始你是凭着本能在前行,但走着走着,慢慢地去似乎又有着什么推着你前行,一直到你耗尽了你的所有力气。

  何止是梦,甚至是人生。不也都这样,我们都在慒慒懂懂地往前行,大部分的人大概都不知道我们要走到哪里去,只是凭着本能推动而勇往无前,很多人,也许都是在走了很远之后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也许我们在寻找的,并不是那个虚设的那个姐姐,也许我们在寻找的,是那个仍飘荡在灵薄狱的自己,当我们终于战胜了所有一切找到自己的时候才发现,他的眼睛里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光芒。

  这是一场简约到极致的暗夜疯狂,它的底色是黑白,是灰色,是光影,是残酷,是磨难,是死亡,是前路无路;但我们其实别无选择,只能咬紧牙关继续上路。但愿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走到最后找到的那个姐姐,会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

  以上,2025-10-01 19:43:39;乙巳蛇年乙酉八月癸卯初十。

《智齿》(Limbo):论残酷与冰凉的慈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