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排队……

        昨天读了毛春铧老师的《站在教室里就是一种幸福》,其中有一篇《不妨碍他人》,文中说道,在澳洲,所有应该排队的地方,人们都自觉排队,而且前后两个人之间都有至少半米的距离。不管队伍有多长,都不用担心有人插队。拜读之后,不由得想起那年上海世博之行。

        刚至世博园,已让我们尝到了排队的滋味。不过,喷洒的水汽给大家的烦躁降了温。进了大门,直奔饮水点。饮水点里三层外三层,犹如铜墙铁壁,进不去,靠不得,也不知道该站在谁的后面。在前面的人,不知道接了多少瓶水,迟迟不肯出来。好不容易出来了,左右的人挤过来挤过去,根本无法上前。

        去上海之前,我是信誓旦旦,绝不会无聊到去排长队。可是,到了现场,鬼使神差的,就排上了沙特馆的长队,足足排了六小时才得以进入“圣馆”。“长龙”卧在高架桥下,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刚站上去,后面“刷”的一下就跟上一大批人,因此就跟有什么宝贝可捡似的舍不得离开。没办法,“弃之可惜”,只好硬着头皮,随着队伍慢慢向前移动。

        总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才会有短暂的移动。等待的过程中,从栏杆缝隙处钻过来或从栏杆上翻越过来的大有人在。即便是移动,也丝毫不能给我们带来喜悦,因为每次队伍移动之时,总有“能人”从一点点空隙之中挤上前去。粗略估算一下,还没出高架,跑到我们前边的足有二十人,有青壮年,也有老人孩子。忍无可忍,只好“奋起反抗”,紧紧跟上,一点空隙也不敢留,哪里还敢奢望半米的距离。

        天气燥热,人群密集,空气中夹杂着的浑浊的味道更让人心情烦躁。前边几个人,不知道为了什么争吵起来,几句过后,战争一触即发,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武警连忙过来劝解、呵斥,将战争遏制于萌芽状态。左侧队伍中,一位老太太愤怒地指责几个插队的小伙子,那几人并不搭理,旁若无人,依然我行我素。我们买了小凳子,想要坐下来,可是一坐下来,四周多是站着的人,密密麻麻,只觉得满眼是腿,到处是pigu,觉得无法呼吸,只好作罢。

        前边铁链拦住队伍,探头一望,只见地上一片狼藉,清洁工正迅速地打扫,把垃圾弄到一边,然后武警放开铁链,让我们这拨人通过。这时,队伍一阵骚动,大家都格外紧张,生怕落在后面。不过,毕竟前进了一点,也是让人高兴的事。短暂的兴奋过后,队伍又停了下来,于是,人们纷纷吃东西打发时间,还好,周围没有人抽烟。再回头看,我们刚刚站过的地面一样的惨不忍睹,塑料袋、废纸、饮料瓶、食品袋、水果皮,“花开遍地”,武警照例拦住下一拨人,清洁工迅速上岗清扫地面,看着成堆的垃圾被清理出天桥外,不禁感慨万分。

      毛老师在此文中写道,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会场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为之惊叹。看着这些文字,想想世博园内高架桥下的垃圾,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不会伤害到我们的minzu.

        好不容易进入蛇形道等候区,本来应是一个人走的道,偏要两个人并排。真要并排也就罢了,总有人见别人的队伍走得快而钻进来。一个胖胖的、穿着黑色体恤、脖子上挂着毛巾看上去很是强悍的中年妇女,本来在我们后面,不知道怎么的,再见她时,已到我们前面两三道之外了。没有亲眼目睹她的光辉历程甚感庆幸,虽然多了一些无奈,至少也少了一些气愤。那位紧跟在我们身后的身轻如燕的妙龄女子,在队伍暂停时,一跃坐到了栏杆上,两条穿着黑色丝袜的美腿本来垂在我们道内,可是一不留神,已经移到了右侧道内。队伍开始挪动了,她一跃而下,赫然比我们快了一大截,真是身手敏捷,我等自愧不如啊。

        世博园内两日游,很少看见前来参观的外国人,深感疑惑。世博会是世界盛会,为什么前来参观的外国人寥寥无几。是他们知道咱中国人多,不敢来凑这个热闹,还是因为他们怕和咱中国人一起排队?

        走进沙特馆看到了什么,半点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排队、排队、排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