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价值
2019年5月26日,我坐在电脑屏幕面前坐立不安。一会儿打开网页刷新一下看看新闻,一会儿听听歌。可无论怎样做,焦虑如影随形。然后,我关闭了电脑和手机,拿出一根笔、一个笔记本,开始写写画画。在纸面上,我的思绪自然的流淌,模糊不清的像浓雾一般的焦虑感渐渐的在笔下成形,固定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符号。它失去了变化多端的能力,也就无法继续困住我。
模糊的情绪带来的感觉是不舒服的,一旦当它被记录、被澄清、被看到,那么它给人带来无穷困扰的能力也就消失了。令人厌恶的情绪,变成了一个个未完成的事项。这样就简单多了,只需要去做,问题就被解决了。
关键词:觉察、抽离。
第二个价值
我在地铁里,很不容易的抢到了一个座位。这一次我没有拿出手机,而是从背包里翻出来一根笔和一个笔记本。打开一个空白的页面开始写写画画。在这里写下一个关键词,在哪里划一道线,再用一个大括号把两个关键词圈到一起。旁边拿着手机看舞蹈视频的老大爷微微侧目看着我的手在笔记本上上下左右的移动。
大概,拿笔记本的人在地铁上很稀罕吧。
地铁到站了。我的思绪也到了终点,笔记本上现在画出来的,是时段目标管理的整体逻辑图。我曾安排几个小时的时间来思考,却没有把它想得很明白。而在地铁上,只要准备好捕捉灵感的工具,灵感就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关键词:灵感、《跟着大脑去旅行》
第三个价值
在公司,被安排了一项比较紧急的任务。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我头大如斗。如此复杂的工作如何开展呢?我只能在纸面上抓紧把对该任务的不满发泄一下。可不敢大声的对着老板吼出来。事情本身并不难,只是复杂惹人烦。当我拿出笔记再次回顾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大问题”里面,其实蕴涵着很多的小问题。而很多小问题,其实已经是熟人了。
它们经常在某个时刻从我的脑袋里冒出来,提醒我它是个麻烦。我只好把它们摁下去,该继续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
记录小问题、解决小问题,是让你面对大问题时可以轻松应对的基本功。
关键词:提前量、赋能循环、波利亚解题四步法
第四个价值
在工作中,常常会有一些任务被安排过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框把这些任务装起来。一元化本子最便捷的地方,就在于你可以提笔就写,无需切换正在办公的屏幕。放在笔,就可以继续在电脑上完成你的任务。
你可以写的很简略,可以随意的画上几笔,这是很多软件都无法带来的快速且自由的体验。
关键词:收集箱、GTD、突发事件
第五个价值
互联网时代无数的电子屏幕笼罩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大量的信息。然而这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大脑越来越希望摄入信息,希望快速得到刺激和满足。这种情况会带来一个糟糕的结果——你会失去自己的耐心、失去长时间专注的能力。
所以,你需要“戒毒”,让自己的头脑不在沉迷于信息的摄入。所以,要给自己离开电子屏幕,拥抱纸笔的时间。一元化笔记本,可以让你在思考和执行任务的时候保持专注、它没有弹窗,也没有很多的窗口。
关键词:《深度工作》、专注力
第六个价值
使用一元化笔记本,你可以在执行某事的时候,迅速的将自己得到的反馈和灵感记录下来。切换到任何事,你都是可以直接记录在你的本子上的。无需去一个个的打开文件夹或者软件。在执行的时候,你可以快速的记录你所体验到的种种的细节、想法。为自己下一步改进这些方法,找到一点点的“正确”以及“如何做会更好”。
关键词:体验、发现、迭代
第七个价值
使用一元化笔记本,你可以迅速的分解问题和任务。不需要购买无限层级的任务管理软件,也不需要打开你的大纲笔记软件。只要你动动你的小手,任何任务和问题都能迅速的化整为零。它可以很迅速,很“固定”的被你使用。不会被软件的bug删除。所画即所得,无需考虑排版等问题。
当你在执行的时候,用纸笔分解一下任务,你就能体验到,这种流畅的感觉,不是软件能带来的。
关键词:任务分解、问题分解
第八个价值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被记录下来的记忆,才能被保留下来。有些人用照片记录人生,有些人用视频记录人生,而我们可以用最万能且廉价的纸笔记录人生。记录每一个让我们感动的瞬间。记录你每一次体验到的人生巅峰。
当若干年后,你还可以翻到这一页笔记,指着一段文字说。某年月日时,在某地因某事有某感悟。
关键词:记录、体验
第九个价值
曾经使用过为知笔记、印象笔记,建立过无数的文件夹、笔记本、笔记。但常常遭遇一个问题。我记录了一些零散的信息、想法和灵感,当他们放置在软件中的时候,是显得如此的混乱和无序。有些灵感和信息就那么一两句话,不好归类、又舍不得删除。
而记录在一元化的笔记本上,就没有这个问题。按天记录,所有的信息都在一个本上,零散的信息不会扰乱我的文件夹、也不会扰乱我的页码。它就只能静静的乖乖的待在上面。
关键词:零散信息、有序化、信息管理
第十个价值
输出,要比输入更重要,空白的笔记本可以让你随心所欲的书写,而且看起来你是在做正事。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输入多少,而在于他输出多少。输出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将自己的体验输出、将自己的经验输出,使得他人可以因为你的经验变的更好,这就是一个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
输出可以链接你内在的资源和问题。而输入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说,输出是比输入信息更重要的事情。只有良好的匹配你的问题及你的资源。你才能够在达成目标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不是像脖子上套上煎饼却最终饿死的那个人一样——空有资源不知道如何利用。
关键词:赋能循环、问题解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