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考完了期中,与朋友们的交流终于增多了一些。但我们这个年纪,再怎么聊似乎也绕不开「恋爱」这个话题。于是,我收到一个朋友的诉苦:
「唉,现在谈个恋爱怎么这么难呢。喜欢的不喜欢我,喜欢我的我又不喜欢。」
——我内心默默认同,这的确是大部分人会遇到的问题。
但不多久,来自另一个朋友的抱怨却是:
「谈恋爱真的好麻烦啊。占时间占精力占金钱,每天上班上课还不够自己累的,刚想歇会,却还得分出时间给对方......我真宁愿自己单着了!」
——我这才意识到,似乎,这才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常态啊。
远的不说,就说微博里,那些整日叫苦不迭的「单身狗」们又有几个是真的找不到对象?可每当那个合适的人来到面前,他们忽然又会生出一百种借口推脱,逃走。
转过头,还会继续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好苦啊,好想谈恋爱。
承认吧,人类都是自私的。当恋爱,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成本远远大于单身,而回报却看起来更小的时候,身在都市的年轻人们心照不宣地选择独居,也就不是什么奇怪事了。
之前看的一期《圆桌派》,就讨论过「独居」的话题。
里面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如果说古时候的人们群居,是为了方便集体的劳动和生产,那么现代科技的便捷和社会体系的健全,已经让独居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且无后顾之忧。
城市里,一人一餐的配置随处可见——你不用担心一个人出更多钱却吃不完的尴尬;
屋檐内,老人们的手边的拐杖,马桶都自带救援报警系统——你不用考虑自己未来老了病了,没人送药照顾最后病死家中无人知的悲剧。
如此一来,不考虑情感或其他羁绊,与独居相比,两人之家或者还需要抚养教育下一代的三口之家,都显得是负担大过优势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两个人谈恋爱同居后的平均生活开销是会降低的。
但如今恋爱好谈,可婚好结吗?孩子又好生吗?
这让我想起最近看过的一个,关于年过三十的单身女性跨国冻卵的小短片——
片子记录了两个三十岁出头的事业女性:
她们一个是外表靓丽的自媒体达人,另一个则是颇有艺术家气质的纪录片从业者。
而她们的感情状况,一个是单身,另一个似乎有结婚意向又相互合适的男朋友,在听到女方说要认真考虑结婚生孩子之后,跑路了。
由于国内现在的政策只支持对已婚女性提供冻受精卵的技术,而两个人又不愿意「为了结婚而结婚」地凑活,于是,她们选择了在刚过三十岁的年纪飞去美国,进行这个总价格高达二十万人民币的冻卵手术。
从事自媒体的那个姑娘说,这只是她的备选方案,是Plan B。她当然也希望最后可以用不上——
「但是,万一呢?」
毕竟成年人的恋爱,早已不是你喜欢我,我喜欢你,我们就会在一起那么简单。
但也好在,如今家庭不再只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一种固定选择:
不少青年女性选择和自己的姐妹们住在一起,未来商量着搭伴儿养老;
年过三十的单身女性跨国冻卵的例子越来越多,国外的精子库还能让你挑选未来的小孩和哪个明星长得比较像;
而最近大火的美剧《Why Women Kill》里的open marriage,开放式婚姻,也逐渐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
家庭,不再只拘泥于某一种形式。
——生活的压力固然残酷,而人们选择幸福的方式,亦可以是无穷。
如果说,人的独处是在给自己充电,而出外社交应酬是在耗电的话,那么在如今这个独处和同居一样便利的时代,你愿意长期相伴,分享你的私人时间的,一定要是能给你充电的那个人。
你们互相补充,而不是彼此消耗。
所以选择独居的人,放宽心,你并不是什么悲惨或特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类与你的选择趋近一致。
而选择同居的人,你更不必过分纠结了,纠缠在你与那个人之间的东西不过是爱罢了,再无其他。
Flowers and wine, only for u-
我捧着鲜花和陈酒
只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