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人工智能也是从2016年Alpha Go大战李世石开始的,那个时候没什么过多的了解,只是知道人工智能已经从和人类下象棋开始演化到和人类下围棋了,小小地关注一下就可以了,和我没什么关系。
公司打算开发一款企业内部的应用APP,去年下半年,我们公司请了一位日本的人工智能专家来,聊一聊人工智能的事。那天是周四,我在客户那里开会,开好会后中,急急忙忙地打开到公司,他们已经聊了挺长时间的了。我进会议室时,正好大家在说Alpha Go与李世石的比赛,当时日本专家说:
人工智能与真正的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人工智能在能耗上与人是不能比的,人的大脑是非常高效的,一个人需要用大脑思考问题,消耗的能量虽然占人体摄入能量的很大比例,但一个人一整天摄入的能量其实并不多,只有几千卡而已。而人工智能则不同,要支撑大量的运算和处理,Alpha Go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能量。
人工智能与真正的人类智慧在认知模式上有很大不同,比如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如果要让他认识一只猫,那么我们只要在路上看到一只猫,告诉他,这是一只猫,再过一会儿,或过几天,又在路上看到一只猫,告诉他,这是一只猫,很多事物经过两到三次类似的告知,他就可以识别出其它的猫了,其实脑科学家并不精确地知道人类是如何通过联想、类比、猜测、试错等的哪一种或哪几种方式知道这是一只猫的。 人工智能则是另一种模式,如果让计算机看两只猫的图片,它无法识别出其它的猫,一定要经过大量的数量,比如给它看一百万只猫,它可能会有一种对猫的认知,但也许误判率很高,给它看到了一千万只猫,识别猫的准确率会比较高。
我当时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科学家们的事,人工智能离我们还远呢,电脑和人脑相比,差远了。现在只是在一些商业环境下,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商品喜好推荐,为企业提供一些商机而已。
2016年罗胖的跨年演讲,我又听到了人工智能,罗胖是把它当做一只黑天鹅,AlphaGo输了那一局的时候,当天晚上和自己下了100W局棋,IBM的人工智能机器人Watson,通过阅读大量医学书籍和案例(2000W页),拯救了一位日本女患者的生命,听到这里,我突然一惊,如果电脑要耗费大量的电,那就给它电喽,如果它要看一千万只猫的图片,甚至要看一亿张猫的图片,那就给它一亿张图片喽,这又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我以前听到要大量地用电、电脑和人脑识别率想差很大,就觉得人工智能不行,至少不是我这个时代的事呢?
其实我的固化思维就是,我们人类是最先进,最高级的,身为人类,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其它物种不行,还不如我们三岁的小孩子。就在我还在自我意识膨胀的时候,人工智能的电脑,根本没考虑这方面的事,它们一直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自我发展,自我学习,自我成就。当我在拿人工智能和三岁孩子比的时候,它根本没在和我比,它在和自己比,每时每刻都在超越它自己,只是顺便超越我而已。
这种在我骨子里的骄傲,作为人的骄傲,就算和一台电脑去比较,也试图说服自己,我比它强的骄傲,和几百年前烧死布鲁诺的教庭,和近一百年前坚持马车比汽车快的英国保守派,有什么区别呢?
除了骄傲之外,对于电脑这种物种的特征,我仍然用常规的思维去思考,觉得用电量大,需要的样本多,这就是电脑致命的,不可能和人比的弱点,但是虽然我刚才赋予了电脑“物种”的称谓,虽然我们也称它为“脑”,但我们不能用动物智力、人的智力的方式去衡量它,它的行为方式与人脑、与我们所熟悉的灵长类的脑袋是不同的,它没有感情,不知疲倦,只会通过特定的方式去学习,去加强自己的能力,我们必须适应它,因为它在这个社会里已经无处不在了,无数的大公司,小公司都在开发它,优化它,它的进化与人们所熟知的成千上万年可不同,每年都可以看到它的大幅度的“生长”,我们如何与它相比,我们只能想办法与它共生。
不要有太强的优越感,只有谦卑地做人,提高自己的认知,才可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