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2期“门”专题活动。
自古以来,所有的房子都有门,但是有一些公共设施,虽然没有房子,却设置有门,如寺庙有山门,公园有园门,城墙有城门。因为门有时是用来表示庄严,表示气派,表示结界。
“门”在建筑中的哲学意义
就算硬装平平无奇,一扇美丽的门或窗也足够点缀一个空间。门不仅仅代表着建筑元素,更具有深刻的哲学上的意义。
在建筑中,门代表着过渡和门槛,标志着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从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
而在哲学上讲,门象征着新的开始,机遇和未知,体现了变化和变革的概念,门的设计会影响人对另一个空间的感知。
圆、方、洞洞、拱形、异形……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门,他认为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过了一段时间,门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不久又掉了一颗钉子,木匠就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有一块板坏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再后来,门闩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
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家这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扇扇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又老又破,满是补丁。木匠明白了,是自己的这种门手艺阻碍了自家“门”的发展。
学一门手艺固然很重要,
但是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会关住自己。面对全新变化全新的世界,要有勇气、有决心打破关住自己的这扇“无形门”,及时反思和升白己的“艺”这样才能再多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
人生总要面对无数未知的“门”,
稻盛和夫说:“一扇不愿意开的门,你一直敲就没礼貌了。因为一扇敲不开的门本身就是答案。”
人生中,我们总是面临各种选择和机会,有些门为我们敞开,有些则始终紧闭。而对于那些无法打开的门,我们常常沉浸于失望与困惑,不断地尝试、敲打,期望它为我们开启。
但实际上,不是每扇门都适合我们走入,不是每个机会都是为我们准备的。
有时,那些无法打开的门,正是生活给我们的提示,告诉我们该放手、转身,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而我们常常过于执着,忽略了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性,固守于一扇不愿为我们开启的门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真正的智慧,是懂得何时前行,何时放手。是懂得在面对封闭的门时,不疲于敲打,而是转身寻找下一个机会。因为,每一扇不为我们开启的门后,都隐藏着另一扇更适合我们的门。
我们不必因为一扇不开的门而失望,也不必因为别人的选择而迷茫。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旅程,有高潮也有低谷,有成功也有失败。
人总是需要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勇敢迈出第一步,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性和未来成功的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