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可爱

有位在外国长大,但常常来上海度假的小哥,最近在上海实习。他写的对上海的感受我原文照贴,因为觉得很真实。上次他写北京的那篇这里不让发表,这篇也许也不行。



我已经很多年没来这里了。当然,四月的时候来过一次,但在那之前是2014年。这地方我几乎都认不出来了,变化太大了,变得现代了很多。

但这里也确实少了我老师在重庆说的那种东西:这里的人一点都不“接地气”,反而显得疏离、冷淡,非常非常“西化”。而且这里也和重庆一样,出现了大型商场衰败的现象——三家挨在一起的商场,现在就只剩美罗城(Metro-City)还有人气,另外两家基本上都空了

美罗城也早就和它以前那个“科技电子中心”的形象没什么关系了——六层楼里有五层都被各种餐厅和小吃摊占据了

说到这个,我也真是超级不满意一件事:这里的小吃!我在重庆吃到的那些好吃的小吃呢?那些好喝的饮料去哪儿了?还有我小时候吃的那些点心呢?比如山楂冰、豆沙冰、肉松酥点心……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洋气又贵又没诚意的品牌货。我感觉光是Gucci,我就在这三家商场里看到七次……

还有人说上海是“中国的巴黎”。

如果不是我对这里太熟悉、太有归属感了,我甚至有点认同这个说法。只是,上海再怎么说,也不会堕落到巴黎那样的程度,因为这里始终还是和平而干净的

不过,人却很冷淡、疏离,群体也很多元,多元到我在这里都不算特别突出了——不过这反倒是一种轻松的感觉。而且人们穿着很有时尚感,比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讲究

但也正因如此,这里跟巴黎的另一个相似点也很明显:带着自己特有的穿衣风格、以及“我是上海人”的身份,有些人会流露出一种优越感,一种轻微的傲气

当然了,这些更多是从重庆的角度来看的印象。

我自己,如前所说,对这里太熟悉太有感情了,已经感觉不出那些东西。而且我也觉得,重庆人本身更敏感一些,因为他们没接触过欧洲人那种直接、生硬的方式,所以他们的标准会不同一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