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 帝都行记(二)

此文为 苏灼依 原创,别侵权哦^_^

© 苏灼依

故宫
DAY1 中山公园——故宫——景山公园——什刹海——南锣鼓巷

躺了一夜的火车,早上7点46准点到达北京丰台站。北京地铁人很多,是那种一上来就有的挤压感,上一次这种感受还是在上海。我们四十分钟转了两条线,8点半之前在天安门西站B东北口下了车出了站,之所以选择天安门西站,是因为小红书,也因为我对地图的了如指掌,结论是:这边的人相对较少,安检快速,当然也有我们来得早的缘故。

小红书有人说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一样近,而且门票才2元钱,还能看到仪仗队,可是它在天安门东站,东站是四个目的地汇聚出口——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和故宫,任何时候东站的人流都比西站多得多。这是一个大部分知道和不知道的游客都会去的站点。


中山公园:最省时间的景点

门票:3元/人

中山公园

走到中山公园西门口时,我犹豫要不要向前绕至故宫西华门沿着护城河进午门,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三块钱一张的门票,从公园东门进午门,就四个字:贵在时间。

公园里面很安静,大爷大妈在晨练,观感很好,园内厕所也没什么人,若是不停留,五分钟穿园而过不成问题。这个公园我们第三天从天安门城楼下来后又走了一次,因为赶着去广场,所以顺便在公园里买了两个包子垫肚子,12元,嗯,真贵。你问我为什么不带吃的,咱第三天细说。


故宫博物院:最费腿的景点,最值票价的景点

门票:60元/人 珍宝馆10元/人

太和殿

故宫是我此行最想来的景点,也是此次北京之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站。

到达午门的时间是早上8点45分,因为带的东西不多,一大一小两个包,无需存包(这点很关键),所以直接安检进午门,时间早加时机好,过程丝滑无比。

午门

故宫的外国游客很多,是四天所有景点里最多的,由此可见故宫的吸引力。

故宫之美在于威严壮丽,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看上去便古朴厚重,盯的时间久了,我有些茫然,很多地方我需要抬头望,很多细节我需要低头看,很多故事需要我慢慢挖。可宫殿着实太大了,大到我不想呆得太久,因为我怕走着走着便会迷失方向,有些地方不是不想沉浸,而是沉不下、浸不得。六百多年的岁月里,它见证过太多的人和事,而我只是飘过其间的一叶,对我来说,走过路过即是见证,那些宫殿里住过的人远没有这些宫殿的名字来得长久,世事一场大梦,人间几度繁华,不过烟云掠过,何期此间蹉跎。

故宫的几大殿没一个能进的,我只好乖乖打卡拍照,一睹殿宇雄伟英姿,武英殿、文华殿、寿康宫、慈宁宫啥的倒是开了,里面不是陶瓷、雕塑,就是字画、文物,旧瓶装新酒的感觉与其他景点并没什么不同。

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

10元一人的珍宝馆也没什么稀世珍宝,唯一有点印象的就是那顶出土于定陵的万历帝孝靖皇后的“点翠嵌珍珠宝石金龙凤冠”,那叫一个珠光宝气、华美至极,不得不说,即使四百多年过去,这顶凤冠依然如此光彩夺目。为了多看她一眼,十块钱比那两个包子可值多了。

钟表馆我没去,虽然也是10元一人,不过不感兴趣,听说还不错。

御花园

再说说花园,说实话,无论是太后的花园还是后面的御花园都没有很好看,规模上说大不大,布景上也是乏善可陈,之所以这么说,属实是被第四天逛和珅的后花园时给惊艳到了。明清这些皇帝啊,一辈子出不了几次宫,一点都不会享受。哈哈,玩笑话。

神武门

下午一点,当我穿过神武门出宫的时候,回头望去才发现“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直到第三天我从天安门进来后,才发现端门上有同样的五个字。原来我是先见了它的结尾,才重新审视它的开头。


景山公园:最单调的景点——说它是最单调的景点,纯粹是觉得它是为了打卡拍照而生。

门票:2元/人

故宫神武门出来,马路对面就是景山公园,风水上称“故宫的靠山”,虽然山不高,却因为景山之上可以一览故宫全景而成为必打卡之地,而且那个位置正是“北京城中心点”。

在那里我也确实拍到了故宫全景,也拍到了网友眼中的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场景。至于崇祯皇帝自尽的那棵歪脖子树,像很多地方一样,已然成了替代品,我能做的只有一张照片敬上!对了,景山上还能看见北海公园的白塔。


什刹海:最美的景点——或许是天气的原因,那日下午的什刹海真的很美。

门票:免费

什刹海后海

从景山公园西门出来,就是什刹海胡同,这时候已是下午两点多了,太阳正火辣辣地盯着我,逼得我在什刹海胡同里买了两根老北京冰棍,我和我妈一人一个。忘了看地图的我,走到了北海公园门口,白塔我见过了,加上不在计划内,便原路折返。这一天没吃一顿正经饭,于是我带着妈妈奔着地安门外大街上的一家铜锅涮肉而去,在沿着景山西街、后街转向地安门内大街一路闲逛时,意外地被一幢楼吸引,一看地图,好家伙,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地安门内大街41号院”,梁思成设计,总参总政的家属大院,嗯,虽然我进不去,但是楼是真好看。

因为吃饭时间不对,所以铜锅涮肉没吃成,没关系,那就继续吃零食,继续往前走,没多远便到了这什刹海金锭桥。金锭桥这儿虽然也是什刹海前海,不过比不得二去什刹海时见到的前后海交接处的银锭桥周边,尤其是后海酒吧一条街,那个“银锭桥头”的店面我可是记到了现在,这老板是真会起名字。

因为第一次先去的金锭桥没啥看头,所以转进了南锣鼓巷,后来发现南锣鼓巷更没看头,看了下时间,留下的时间太多,便扫了两辆共享单车,一路骑到什刹海前海。

二去什刹海是从鼓楼西大街转进后海夹道儿进,初衷是骑着单车绕行一圈什刹海,无奈止步于西海南沿,因为上书“共享单车禁止入内”,嗯,调头呗。

碧海蓝天,景色通透,一眼望去竟真是“梦中的那片海”,随手一拍便很出片,没错,我又看到了中国尊,真是好出挑、好爱露面的地标建筑。傍晚一定要来一次什刹海,去的时候记得骑着单车,虽然骑不了一圈(有一边进不去),却也足够惬意。在骑行过程中,不仅能路过宋庆龄故居和醇亲王府,而且可以经过敕建火德真君庙,体验一种历史的积淀。

银锭桥

银锭桥头和酒吧一条街浑然一体,有一种接地气的都市时尚感,令人不禁驻足流连。时值傍晚,酒吧的热场歌手一亮歌喉,那感觉瞬间不一样了,如果说后海是目酣神醉,那么银锭桥头则是让我神醉心往,心神目皆在,衬托的是一个流连忘返、怡然自得。

许是有些累了,没能等到什刹海亮灯的时刻,也就没欣赏到夜景,不过没关系,什刹海的美我已铭记于心。


南锣鼓巷:最不值得去的景点——特色嘛,一点没有,就一普通商业街。

门票:免费

南锣鼓巷别看名字挺响,这地方确实不该去,除非你真的时间宽裕且没地方去。因为之前看到南锣鼓巷的风评不是很好,总结下来一句话:“外地人卖外地人”,这里用骗不合适,毕竟人家也没有强买强卖。百度上说,南锣鼓巷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是最完整的元代胡同,但是商业化味道浓厚,且里面并无多少特色,胡同里亮点也不多。或许是我不懂得欣赏,总之远不如前门大街体验好。这里的炸酱面和王府井同样的25元,味道差距也大。无论从游玩体验上,还是饮食上来说,都名不副实,不推荐特地跑一趟。

离开什刹海的时候是下午17:30左右,踩着单车去往西直门北京北站附近的酒店,酒店不错,三百多元一晚,窗外就是北京北站,向东南方看去,依然是醒目的中国尊,不禁再拍两张留念。

到北京的第一天跑了大大小小五个景点,印象深刻,有些碎片注定会铭记终生,不仅是那些手机留下的照片承载的,更是一些难以割舍的记忆铭记的。


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