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浩他说:“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所谓的成长,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也能更好的和孤单的自己,失落的自己,挫败的自己相处,并且接受它,然后面对它”
从小学刚到初中,从一个温暖地方到一个薄情的地方。那时候的我,可能是这辈子最狼狈的模样。融不进去的话题,听不懂的方言,薄情的同学。这些都是我每天的必修课。但是终有一日我还是妥协,我被这个地方完美地驯养,但是在最后的那次妥协之前的每次不妥协,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那也是我更好地生活下去的资本。
可能是这薄情的地方驯养出了更好的我。受过的伤感觉自己永远都不会忘最终还是一样挺了过来,曾经说过的梦想,虽然不是完美无缺但还是活的很好,即便是每一次的失败也在失败中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在每个深夜哭过后磨平自己的棱棱角角,拔下身上的那些刺,第二天微笑面对讨厌的人,然后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人。一再的委屈自己,只是不想和这个地方格格不入。
谁都有一段深夜流泪,然后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做回更好的自己的青春,那些吃过的亏会成为你最宝贵的经历。在这条长满荆棘的路上披荆斩棘一路杀下去。你可能会喜欢一首歌,仅仅为了那一句歌词。会喜欢一个作家,就像你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多半是因为他教会了你以前不懂的道理,而他发光的属性是你想拥有的,最好的支持,不是多狂热,而是把喜欢的品质保留下来,让别人知道,支持他们的人,是一群努力的人。
可能年轻气盛每个人都这个样子吧,总是不想后果的为了一件事情去开心。升到高二,分班是每个人都逃不过去的梗。听到我在重点加强班的名列不知道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的抱着妈妈跳了多久,开心的不得了,感觉付出的都有回报了。可妈妈在一旁风轻云淡的说了一句:“别太高兴,可能是你痛苦的开始”在那种时候感觉这句话可扫兴了。后来,感觉在这班里越来越喘不过气,每天都特压抑,看着每个人都戴着善变的面具比我优秀的人比我还要努力。我找不出任何理由去证明当初妈妈的那句话说的很扫兴。在这座教室没人每天逼你去做几道数学题背几个单词,只是不甘心,一两分的差距决定你的未来是幸福还是灰暗,我想要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因为我的故乡,放不下我的梦想,我想要了解更大的世界。 因为我的心里,始终有着我的梦想,始终不想放弃。因为我还年轻,我想要拥有的更多。
可能《理想》会是永远都不会听腻的歌,赵雷会是到老都会喜欢的歌手。只是因为在某天不相信世界美好的时候他们让我看到了光。
曾经的梦想像错过站的火车,早就不知道去往了哪一站。你还信誓旦旦地以为自己没有长大,结果时间一早就把你甩到了十字路口。
那个还在路上的自己,答应自己的事,少一件都不算数。其实等待没有那么长,是你总在原地让那未来变得遥遥无期。辜负自己太容易,借口总比行动多,安慰自己又对自己妥协。所以做点让自己刮目相看的事儿吧,比如养成一个很棒的习惯,比如比以前坚持的更久些,比如在快对自己妥协时炫酷地说不。
走到海阔天空,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