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义务教学阶段的孩子,考试分数很重要。有句话是这样表达的:考试时的高分能让我妈快乐;我妈快乐了,我爸就快乐了;我爸快乐了,我爷爷奶奶也就快乐了;爷爷奶奶快乐了,我也就快乐了;我一旦快乐了,全家也就快乐了。因此,决定全家快乐不快乐的根源就在于孩子能不能在考试时拿到高分。而要拿到高分,取决于众多因素,举例如下:
1.试卷的难易程度。就好比今年深圳南山区的试卷就难出了天际。无论你的智力有多高,考完后都是被虐;一次考试,多少个家庭经历了不眠之夜。曾经六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模拟考试被虐后,哭着说:“老师,我不是读书的料。”老师心里清楚,在学习数学这一块,你是有能力的。无可奈何的是,试卷就有这么难。不由得思考,为什么试卷要出得这么难?背后的缘由是啥?众多的一线教师生无可恋地说到,可能是为了展示某种能力吧……
2.当试卷不难时,依然很多的学生得不到高分。因为,非智力因素太重要了。举例为:口算错误。一道题目,思路正确,列式正确,最后计算错误。一问才知道,没有列竖式,口算的。结果一错,6分全扣。正所谓:难得不会做,容易的算错了。还有的,抄错了数字,看错了题目,涂错了答题卡。反正,假如认真去做,能得到家长期待的分数。真乃是非不可也,实不为也……
也有专家表明:一个孩子,连数字都会抄错了,这不是粗心的问题;这类孩子要想取得高分,很难很难。这是学习品质的问题。
联想到我喜欢下象棋,很多次,如果能思考清楚,断不会输。可是,就是没有养成认真、全面思考的习惯。引用专家的话——这种人,象棋水平很难提高。
因此,到底何为学习?学习,应该就是改变个体随意思考的习惯,养成全面细致的思考方式。不是背定式,而是理解定式;不是看关键词解题,而是理解关键词解题……
还是要牢牢记住启功先生的这句话——所谓功夫,非时间久数量多之谓也。任笔为字,无理无趣,愈多愈久,谬习成痼。唯落笔总求在法度中,虽少必准。准中之熟,从心所欲,是为功夫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