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发生的『良性』『显性』的变化就是软件不断迭代的驱动力,因此我们积累的领域知识和模型也要适应这种变化。关于提炼知识和建模,Eric Evans 也总结了一套名为*模型探讨漩涡(https://www.domainlanguage.com/ddd/whirlpool/)的方法。
聚焦于问题域的难点,领域专家用实例(一系列步骤或者状态变化)对场景进行解释,与此同时,团队开始提炼模型或是审视当前模型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用领域专家描述的更多场景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随时将有助于揭示场景的模型场景和模型一并记录成文档,不断进行修正;当团队获得了对问题域的理解,并设计了足够的模型后,应该用原型或是实验代码来对模型进行验证。
搞清楚业务变化的具体的探索模型(建模)的方式有许多,例如事件风暴工作坊(Event Storming)、用户故事地图(Story Mapping)、实例化需求(Specification By Example)。关于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参考《DDD 15 年》中的一片总结《模型探索漩涡》(https://zhuanlan.zhihu.com/p/141804228)。这里不再赘述。
Eric Evans 强调建模漩涡并不是一种开发流程,却能够适用于各种迭代开发流程。无论是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那个阶段,任何时候只要是模型出现问题,就应该跳转到建模的漩涡方法提炼领域知识。
无独有偶,在Eric Evans 提出 DDD 的同时期,另一种流行的软件开发方法论 RUP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tional_Unified_Process)也特别强调迭代建模。RUP 将软件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构思阶段 :包括用户沟通和计划活动两个方面,强调定义和细化用例,并将其作为主要模型。
细化阶段:包括用户沟通和建模活动,重点是创建分析和设计模型,强调类的定义和体系结构的表示。
构建阶段:将设计转化为实现,并进行集成和测试。
移交阶段:将产品发布给用户进行测试评价,并收集用户的意见,之后再次进行迭代修改产品使之完善。
听起来有些像传统的瀑布式软件开发方法,但是 RUP 的每个阶段也划分成了更小的迭代。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业务建模始终贯穿了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作为一种厚重的软件开发方法论,RUP 如今已不再流行,但是迭代建模的思想依然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当抓住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任何和领域专家交流的机会,通过挑战和澄清,不断地完善领域知识和模型。
到现在为止,似乎探索模型的实践大部分和梳理需求的实践雷同(除了实践风暴工作坊),好像我们在梳理需求的同时就完善了领域模型(当然更新模型的可视化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但我们可能忽视了一个问题,如何保证代码实现也随着领域模型的完善而演进。在 Eric 的模型探索阶段中有提到用实验代码来验证模型,当代码能够和模型匹配上,自然应该进入代码仓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实践吗?
迭代建模是对现有模型的刷新,而模型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是领域对象和边界。领域对象都承担着业务上的职责,必须有明确的描述;而边界体现着高内聚低耦合(不同粒度的边界,内聚的原则不同),边界内外的依赖有着不一样的约束。描述职责和约束依赖应该是代码对领域模型的最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