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应该年前发出来,毕竟年前大家更关注,只是关于恐惧的答案现在出现了,来了就不晚,至少给自己一个答复。
其实过年之前特别焦虑,也特别恐惧,回家后七大姑八大姨就会问为什么快30了还不结婚,怕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害怕别人背后嚼舌头,不过这些还不是重点,我们先把这些恐惧放一边,先看看恐惧的根源在哪里。
过年聚会,亲朋好友之间难免互问生活怎样,工作如何,这是国人的习俗,主要是关心一下你的生活现状,只是很多人会在关心的同时产生一种对比,比如:我的生活比你好就很有面儿,我儿子比你儿子工作好赚钱多我就压你一头,对比向来都是我们的传统,不说好坏,只说事实,全国都一样。
只是这样对比的起因是什么呢——其实是自卑。
总是拿别人长处和自己短处对比,内心就很难有平衡,就会生出很多凭什么,很多抱怨,甚至有人还会羡慕嫉妒恨,
一定要压别人一头的人,内心其实是有很多恐慌的,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是温和而坚定的,叫嚷着很大声的其实多半都是纸老虎,越对比内心越匮乏,越想在某方面超越对方,同时,离自己的幸福也会越来越远。即使某天你超越了对方,得到的也只是安慰,不是喜悦,安慰是别人给的,喜悦是自己内心的富足,假如你总是和别人对比——恭喜你亲爱的,你迷失了自己。你是谁,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对比的时候你想过吗?
话又说回来,这和过年恐惧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有的,因为从某个方面来说,对比才是恐惧的来源。
正因为邻居家儿子22结婚了,你25还没结你就落后了,28还没结你简直就是失败,街坊邻居先是笑话你的父母,继而笑话你,在习惯对比的环境里,人们通常是害怕别人笑话的,也害怕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
拿我自己举例,过年之前恐惧回家,就是怕别人笑话,怕别人说,反过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阐述,其实我对外界的恐惧,是因为父母对外界是恐惧的,这句不太好理解,这么说吧,在我成长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的成长环境从来没有给过我一种力量,告诉我可以活出自己,从没有人告诉我,我跟别人不一样,我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价值世界观,从来没有,也就是说我的父母身上也是不具备这种可以活出自我的力量的,我们都被教育的要随大遛,别人怎样我们也要怎样,如果不一样就要被嘲讽,内心不够强大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就要通过控制别人的生活来获得满足与安慰——于是别人不结婚你也会对别人指指点点;
你会说,我如果不是重视他怎么会说他?说他都是为他好好吧,亲爱的,真的为他好就尊重他的决定,生命都是自己的,没谁能为别人的生命买单,除了他自己,真正爱他就在面临选择时告诉他选择的结果,然后说,无论怎样选择,我都支持你,如果你问我的建议,那我建议你xxxx。
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其实只是为了说明三个问题,对比与自卑的关系,恐惧与控制,以及如何活出生命的喜悦,如果想活的舒坦,那就做自己吧,谁说真实的自己不美好,只是修的境界不到,真实一样可以让别人舒服,让自己舒坦——心态不同,讲话方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