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当老师,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以教为学。我们大多数人会觉得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或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级别才可以给别人当老师,所以生活中,我们很少主动的去教别人什么,也就自我放弃了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仔细的想想,自己一定会有别人不具备的能力,或者某方面的能力比他人会稍强一点,这样就有了我们教别人的条件。
以教为学,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自己学习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教别人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而学习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以教为学把知识的输出和输入完美的统一。以教促学,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会给教者带来三个额外的收获。
第一,促使自己发现知识的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学了一个知识,觉得懂了,当要复述出来时就讲不清楚了,当要教别人的时候,就更不知从何说起了。经常是不要求说出来还懂,要求说出来就不懂了。往往成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当我们发现自己讲不清楚“自己知道的知识”时,也就明白我们所谓知道的知识,其实不知道。如果我们要去教别人,就会逼着我们把知识搞懂。
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自己思维的过程。学习知识实际上是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重复是这个转化的重要方式,教别人又是一种高效的重复。尤其是在教别人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场景、生动活泼的形成,都十分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回忆。
第三,教别人会增强我们的认识。教别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对方在听了讲解之后,对这个知识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他人特别的想法和见解会引起我们自己对原有知识的思考;另一方面对方对所解的内容提出质疑、疑问,在我们给对方解疑释惑的过程中,原来忽视的环节得到了重视,让我们对原有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
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要能用起来,死的知识才能变活。如果我们学了从来不用学了再多也没有意义,或者很多知识我们不去学就是觉得它没用。如果我们在学的过程中就提前考虑到怎么教别人应用。第一步就把我们学的知识用起来了,这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