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写这个“主题”的文章,觉得很“痛苦”,因为对我来说这很难写,很烧脑,就像一个286的处理器要去运算i5酷睿8代的任务,根本扛不住,属于“书读的少,想的多”的症状。急中生智,把自己切换到“无我”模式,就略微好一点了。
“无我”是佛学高级概念,一直对它也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一般情况下,对佛学有点兴趣的人们,对这个词所传达的意境,都有些好感和敬仰,对其深意妙不可言,常会露出手持鲜花的谜之微笑。
佛学所发现人生的真相是"苦海无边“,战略目标是“离苦得乐”,为了脱离苦海,发明了很多概念,比如们“无常”“无我”等,其中“无我”是最难理解的。佛陀还在世的时候,就有门下弟子虚心求教:“如果都无我了,那么是谁在修行,修行达标后进尖子生班的又是谁?拿小红花的又是谁”。佛陀拿出一根大棒,也就是教鞭,当头一棒;“你想太多了,你问的不是考试范围,赶紧做功课先。”这个问题就搁置了。
后来佛佗羽化成佛了,这个问题也没有公布标准答案。这给后世的佛门子弟留下了千古难题,很多高德大僧为了攻克这个佛学难题,摘下这座佛学皇冠上的明珠,苦思冥想地挠头不止,一头卷发竟慢慢掉光。
思考还是有成果的,根据佛学的第一性原理是“缘起性空”去推演,还是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从“缘起性空”可得,所谓的“我”是因为某种缘起而形成,缘尽而消散,就算科技发达了,人生也是短短一百几十年,“我”不是恒定的。就像一个房子只有70年产权,就不是永久性不动产一样。
2)从身心结构去分析,所谓的“我”是一堆细胞构成,“我” 只是一个聚合体,不能独立存在。
3)从运作原理来看,所谓的“我”基本受制于人身本能的欲望,基本不能控制自己。比如肚子饿了,就想吃饭,被人骂了就恼火,被人夸了就高兴。一个人很难做到违背本能的需要。那么,一个不能自由控制的我还叫“我”吗?如果能自由控制,那么被人骂就特开心,肚子饿脑子一想就饱了,脑子一想幸福心里就幸福。
所以,按照佛学,人本质都是“无我”的。那么我们平时明明能感觉“有我”的强烈存在,算什么呢?佛学认为这是“假我”,或者“我执”。
佛说“我”,即非“我”,是名“我”。
如果我们看到"无我”的事实,那么相对来说,对解决一些问题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佛祖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未必就一定是对的。信和不信都可以,随缘就好。
道家不讲“无我”,比较接近的概念是“忘我”。忘我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你可以理解为“喝酒断片”的感觉,迷迷糊糊逍遥于天地之间,无知无觉的,像一颗老树,一根草,一块石头,或者干脆像天空最亮的一颗星星。
儒家也不讲“无我”,相对来说,儒家思想这方面来说更接近现代心理学,是明确“有我”的,而且要做个“好我”,一个有利于社会的我。不断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变成一个真正的“超我”。为什么要做“超我”,你别管,做到你就开心了。
虽然“无我”是佛陀发明的,他原则上拥有最终解释权和定义权。但是这个名词早就过了知识产权保护期,经过那么多年,已经被赋予很多版本甚至截然不同的内涵:比如“无私”,“大我”,“超我”等等。
这些概念作为“饮食男女”来说,一般不太会去考虑,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正如佛学说的一样,我们是“无我”的,被“假我”(可以理解为本能)所驱使,前进着,徘徊着,高兴着,愤怒着,痛苦着,快乐着,一切一切都被环境影响。我们貌似在自己做出决定,但我们所有的决定本质上几乎都是不同程度的条件反射。
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人本主义的现代心理学,佛学和道学,相对来说,总不是“常人”可以学习,而且他们很多东西,细想起来都有逻辑上的BUG.
“自我实现”是人幸福的前提。所谓“自我”,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包括自己的喜好和爱憎,你想做的你都做到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开心呢?如果一个小目标实现了还是不开心,那就来十个。
“自我的内容”本身来说没有统一标准,喜欢独立特行的“自我”是自我,喜欢随大流的“自我”也是自我,一个以我为主的自我是自我,一个处处迎合别人讨好型人格也是自我。条条大路通“自我”。
人性的需求是非常复杂的,甚至很多是矛盾的。比如人既有“从众”的需求,也有彰显“个性差异”的需求,“从众”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个性差异”是为了获得“优越感”。
所以现代人强调要建立“自我”,这是很关键的。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自我”呢?
如果我们做事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标准去执行,不管这个标准是自己设定还是别人给的,我都认为是有自我的。
反之如果我们为人处事都是按外界设定的标准,但自己内心在执行过程中深受煎熬却又不敢反抗,那就是没有“自我”了,或者说自我感到窒息。
“自我标准”我认为是中性词,即使按照一个错的“自我标准”去做,最后自食苦果,我相信,最起码他在“做自己”的过程中,是快乐的。
所以说“做人快不快乐”,是检验自我的首要标准。
在我们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太注重“自我”,一般只有“共我”。大家按照一个标准来。如果一个人比较“自我”,就意味着“不合群”,比较“自私”。
但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社会里,任何一个不会损害别人的“自我”都是应该被尊重的。这一条不敢说高于一切,但起码也是很高很高的。
每个人的"自我”微观上千差万别,宏观上又很接近,因为都逃不出人性的综合特征。但宏观上接近不能掩盖微观上的差别,对于两个个体而言,差一点可能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一个再独立特行的人,放到全社会的大群体中,一样可以找到千千万万和他相似的人。比如像罗永浩这么有个性的人,真实粉丝都有1千多万呢。
不同“自我”的如何相处,最好的办法是求同存异,设定边界不越界。用同理心去看待,很多问题都可以理解。如果我们用“自我”标准去强行要求别人改变,从逻辑上讲,这是“自我”的越界,叫“自他”。
比如我的主业是卖家具,我有很多好看的家具,我都喜欢。我觉得我自己喜欢,我自己这关过了是最起码的,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我就不会推荐给客户。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我们会提供可能适合他们的产品,会提出我们的所谓专业的意见,但我们绝对不会把我们的喜好强加给客户。对于客户来说,他喜欢就是对他来说是第一等的事。即使我觉得不好看,这其实是非常次要的。
真正懂的“自我”含义的人,一定是一个很nice的人。他不会打你骂你,他会尊重你,最多是跟你老死不相往来而已。
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的“自我”,那么别人的“自我”一样应该得到尊重;
如果我们不小心已经是“忘我”和“大我”的人,那么别人很“自我”我们应该很欣慰。
我们很自我,却要求别人很“大我”,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逻辑是不通的,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如果你是一个商家,原则上,你可以不用去考虑客户是怎么想的。你只要琢磨“自我”就好了,如果你做一个产品,能够让自己特别满意,能够让自己发出尖叫声,那么总有和你一样的人去喜欢你的产品,无非是多和少的问题。只不过,很多时候,“自我”也会欺骗自己,“自我”会有双重标准,我们会对自己的东西会有主观上的偏爱,产生一种“虚幻”的好感,这个时候一定就要换位思考,如果你的这个产品是别人做得,会喜欢吗?
如果你希望很多很多的人喜欢你的产品,那么就要超越“自我”的限制,尽可能了解别人的自我需求。理论上,了解的越多,满足的越多,也就会有更多的用户,无非是要寻求最大的合集而已。
王阳明的心学,他领悟到“吾性自足,无需外求”。他通过对自我的观照,洞见到芸芸众生的人性,参透天理。所以他可以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并将心学变成一种“显学”。
但我觉得是理论上还是有问题的。如前面所说,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人性特征的折射,但这里有一个局部和整体的差异。但如果只研究“自我”,就可以理解全人类,肯定是会偏差很大的。
王阳明想出的这个办法是个好法子,但不可忽略一个大前提,这个前提是王阳明已经经历了非常多的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他当时的内心也早已不是20岁“图样图森破”的心,他40岁的“自我”已经不是20岁时的“自我”,所有的人生经历都已经在内心留下了投影。所以才可以从“自我”洞见到芸芸众生的人性,否则肯定不行。所以这也是很多王阳明之后的门徒走偏的原因。
用现在的科学思维来说,对一种事物的了解和研究,一定要建立在足够大的样本数量作为基础,才可能探究到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要有“自我”,参考“无我”的定义,要有谦卑之心,世界对于我们的“自我”,还是太大了。如果想拥抱更大的世界,只有不断扩充“自我”,甚至有时候要颠覆,推倒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