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松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而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相连,有8天法定超长假,节长月更圆,佳节倍思亲,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到中秋更想家。天涯海角的东至人,想必一定会在全国各地宁静的夜色中尽情地赏着同一轮明月。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月份的十五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相对较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节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赏月吃月饼。记得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但每年中秋节,父亲总要到镇子老街供销社里买一筒纸包月饼还。那时候我们一个人只能吃一块月饼,吃起来特别香甜可口,那种味道一直在记忆里飘香几十年,直至今天。尽管如今时代发达,生活提高,物质充裕,每到中秋包装华丽,高档精美,各式各样的月饼充斥各大商场小店,可是却再也吃不出记忆中的香甜味道。这是个快速的时代,也是个怀旧的时代,每个成人儿时的节日味道,都只能永久地珍藏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变成了人生中最珍贵最最华丽最美好的回忆。
实际上,中秋吃月饼的历史起源,相传始于元代。这种民间美食在安徽池州一带有传说起源于东至县龙泉镇的籼米耙,这种美食有着非常强的地域性,这不仅仅是民间传说,而且也是有史可考。据《东至县志.疆里志》记载,相传始于明朝初年,朱元璋平定期间,与江西石门街相邻的东至县龙泉镇有一种蒸米粑又叫籼米粑。不过,它作为早点广泛走进池州地区的早餐店也只是近十来年的事。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蒸籼米粑,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籼米粑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随后宋龙凤九年,也就是1363年七月,最著名也是起决定性的一战,朱元璋率军在与东至县龙泉镇毗邻的鄱阳湖,与陈友谅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水战。这场战役,是朱元璋当皇帝、建大明最为关键的一场恶战。此战的地位,在今天我们看来,可以同“三国周郎赤壁”的赤壁之战划等号。
当胜利的消息最终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龙泉籼米粑,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籼米粑制作越发精细,食材改良,品种增多,形状变化,大者如圆盘,小者如饼干,成为了馈赠的佳品。
由于是中秋节日朱元璋赏赐,故后来慢慢发展改良出另外一种与月亮形状相似的食品,并取中秋十五之月,圆满团圆的吉祥寓意“月饼”,此后中秋佳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并且月饼之名慢慢超过米粑。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每一个节日都是浪花一朵,都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对于历史,我们既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又要有浪漫主义情怀。对于传说,我们不仅要有严谨的考证精神,更要有大胆的猜想与推测。就像那飘荡在千年杜牧诗歌中的杏花村,不管牧童遥指的实境是池州还是山西,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实际上,我们池州东至不仅有尧舜之迹,陶公遗风,还有许多亟待我们去考证,更需我们去猜想的人文故事和历史风物。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又到中秋,又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但愿人长久,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