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你在迷茫,40岁的他在读本科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家里的门老是咯吱咯吱地响,严重影响了宝宝的睡眠。好长时间,我们除了相视无奈的看着宝宝被吵醒之外,再能做的就是蹑手蹑脚地开门,来缓解这个问题。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做点什么去解决这个麻烦,于是我给门涂了点油。就花了两分钟时间,门安静了,宝宝再也没有因为咯吱的响声而被吵醒,才发现没有噪音的房间真是格外美好。

然而,主动地思考,小小的改变,带来了宝宝的舒适安静的睡眠,也给我们带来惊喜及帮助。可是,在生活中,有多少情况,有多少人,都习惯地承受着这样或那样的“噪音”,习以为常地还勉强过得去,就是不曾主动去思考做点什么。

02

有一天李先生跟我说:国企改革了。过去是“领导只上不下,职工只进不出”,现在是“领导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

事业单位也在改革,学校和医院在实行聘任制。

过去几十年来的“铁饭碗”即将成为历史,我们不可否认,时代一直在变化,谁也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成熟。也许很快有一天,一大批的服务员,驾驶员,安保,工厂工人,警察等都面临下岗。

确切的说,这一天已经来临了,餐厅的机器人服务员,百度的无人汽车,迪拜的机器人警察,莫斯科的机器人外科医生……

即使很多行业目前仍用不上机器人,但是请不要乐观。因为随着大批的工人下岗,消费必然下降,企业为了生存,我们确定自己不会被裁员吗?同时,下岗的人们拥挤去别的行业,我们确定自己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fail?

借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我们活在当下,享受着社会进步带给我们的惠利,过着安逸满足的生活,做着薪水不错的工作,以为时代的浪潮永远不会打到自己身上。我们永远逆来顺受地接受着一次一次时代带给我们的小打击,只是叹一声“为什么倒霉的是我”。

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只能被时代所淘汰。即使是身家雄厚的诺基亚也难逃厄运,我们有什么理由把自己放在安全区呢?

那么我们能主动做点什么呢?

一,多学点东西,技多不压身。

有一个全职妈妈不知如何进入职场,因为曾经的工作技能已经淡忘。幸好,她在带宝宝期间,学的一手好烘焙。于是她成功的在西餐厅应聘成了一名糕点师。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由于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大学期间就经常捣鼓计算机,毕业后成功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猿。

我非常佩服一个前同事,工作之余读了研究生,还顺便考了个毫不相干领域的很有含量的证书。现在本工作拿着高薪,证书挂靠在其他公司每月拿着不薄的费用。

现在,很多白领们都在工作之余充电,或者培养自己的第二兴趣。有的健身打卡不亦乐乎,有的学习英语或者小语种;有的准备出国深造;有的干着营销,却在考CPA…

二,深钻研一门技能,让自己难以替代。

多涉猎是好事,但是要让自己有竞争力,得有一项拿手的,才不会让自己轻易被取代。

我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高中学历,40岁工作之余自考了本科,学习电脑,同时在建筑领域不停地深耕,各种学习和考证,即使现在50多岁了,仍在学习。也因为这些幕后的努力,很多同行非常认可他,在当地独占鳌头,成了数一数二的行家。

三,吐故纳新,保持空杯心态。

人最怕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墨守成规,视新事物如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不管我们接不接受,新事物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我们身边。

马云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很多人一生输就输在对新生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第一批淘宝开店的人现在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第一批使用微商的人做的风生水起,第一批使用公众号的人坐拥粉丝无数,第一批网络主播已经年薪千万了。

这世界唯一不变的是世界一直在变。面对新鲜事物时,不畏惧,不排斥,保持空杯心态,吐故纳新,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04

有一句话说的是,八小时以内谋生存,八小时以外谋发展。所以,主动点,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毕竟,比我们瘦的人还在追求健身,比我们美的人还在做保养,比我们优秀的人还在努力。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