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就如店铺的门头也是店铺的一部分一样,只是我们过分在意店铺中的商品,而忽视了自己是在店名的引导下才进去店铺的。”--《写作公式:自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释若著。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每次准备要写点东西,总是花大量时间考虑文章要写个什么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每个部分都详细设计好,全部完成之后,发现标题还没写。想半天也没有主意,随便安上个就算完事了。
根据统计,一篇文章的点击率,80%的功劳是由标题贡献的。
我们以为只要把主要内容写好,就能成为爆款文章,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可是,如果读者都没有打开你文章的动作,接下来读者的喜爱又怎么会发生呢?
标题的作用显而易见,就是要让读者看到,发现是自己的感兴趣的,他才会想点进去看看。
那怎样的标题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呢?《写作公式》这本书的作者,释若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就是要有趣、有料、有效。下面我们来详细说明下:
1.有趣:激发读者阅读的情绪。
书中介绍了著名的“罗素情绪环状模式”,我们可以利用不同区域的情绪类型词,结合文章内容,调动读者情绪。常用的情绪方案有:恐慌、惊喜、悲愤、温暖、猎奇等。
2.有料:透露文章关键信息。
我们的文章不可能让每位读者都喜欢。标题中透露关键信息,感兴趣的自然会点进来观看。这样不但帮读者省去搜索的时间成本,而且我们获得的都是精准的“粉丝"。
这就要求我们的标题一定要抓住读者痛点,书中介绍了三个小方法:①一个标题只透露一个具体信息。②写小不写大,只抓一个关键点。③表达方式要把信息的特色体现出来。
3.有效:展示文章具体价值。
让读者看到题目就能看到价值,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告诉读者,阅读这篇文章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还可以把标题写具体,告诉读者文中的方案是可学习,可操作和可复制的。让读者感觉到,看一篇文章就能一步到位解决困难,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我们不要以为过分注重标题,就有”标题党“的嫌疑。标题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它就像是一个店铺的店名一样,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想想你每次出去吃饭,是不是都要抬头看下人家的招牌,看看符不符合你的口味才会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