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上个月做公众号流量主挣了13820,比我的主业收入还高1倍,这感觉真的太爽了,我就是把农村一些小生意项目写写发上去而已,其实,一点都不难,我今天讲的内容,都是外面收费上千的项目,大家认真看了。
现在网上这些流量主课程资源质量真的很高,从注册到变现全流程都有。你浏览器一搜,比某些付费课程详细的多了,学会了,每天搞个大几百,没啥问题。不会搜?如下图:

一、为啥写农村小生意能火到冒烟?
1、城里人就好这口"土味鸡汤"
你见过凌晨3点CBD的白领刷《大妈收酒瓶盖买宝马》吗?这帮人白天装精致,晚上就爱看农村致富故事找刺激。就像村花进城会火,农村生意经在城里人眼里就是财富密码宝典。
宁波小伙阿飘初中没毕业,靠写这类文章月入1.2万,单篇最高收益3846元;
河北张磊更夸张,一篇《特色农产品加工指南》爆出170万阅读,24小时躺赚2.4万;
其实,农村创业内容就像磁铁,专门吸城里人的眼球和平台流量。
2、平台哭着喊着给流量
现在公众号早不是大V专属了,系统就爱给"农村+小成本"内容喂流量。好比村支书喇叭喊话,只要你说"2000块启动的生意",平台立马给你推给10万焦虑打工人。
有个哥们专写《县城开奶茶店亏惨了》,点击率是职场文的3倍;平台就喜欢这种带泥土味的真实案例,比那些高大上的创业理论吃香多了。
3、真实案例=行走的ATM
你写《二叔倒腾竹鼠年入30万》,比《马云成功学》靠谱100倍!
山东68岁老伯拍稻田日记,教人挑稻谷、做稻草帘,月涨粉15万带动全村农产品翻倍卖。
这种实操细节就像现成的说明书,读者看完就能抄作业。
我表弟更绝,写《烂红薯加工秘籍》时故意留错别字:"红薯搁地窖里捂酸了咋整?"
结果3天阅读破50万,广告费够买三头猪。真实案例+方言土话,比AI生成的规整文字更抓人。
二、DeepSeek这玩意比老黄牛还听话
别被AI俩字母吓到,用它写文章比腌酸菜还简单:
1、喂食指南(这步很关键)
新手经常犯这种错误:
"帮我写农村生意文章"——这指令就跟喊"给爷挣钱"似的,AI直接给你整出《华尔街之狼农村分狼》的鬼话。
老司机是这么操作的:
"你是个10万粉的三农博主,要写《6个不租店面的农村小吃绝活》,要求:
①用豫东方言,比如'恁三大爷'、'得劲'。
②举真实案例:村西头李婶靠卖红薯片月入8000。
③带实操细节:红薯选红心还是白心?赶集摆摊怎么躲城管"。
这么搞出来的内容,跟村会计手写的一模一样,河南老哥用这招,7天赚了7499。
记住:指令越具体,AI越听话。比如要写"小吃类",就别笼统说"小生意",细分领域流量更精准。
2、爆款流水线
蹲村口小卖部,听见大妈抱怨"今年南瓜贱卖",马上让AI写《烂南瓜变金条:3招做成宠物零食》。
湖北农妇就这么干的,一条酱料拌粉视频带火全村辣椒销量,季度销售额破20万。
有个专写失败案例的,什么《养竹鼠血本无归》《加盟快递点被套路》,点击率是普通文章3倍
记住:数字+反差=流量密码,比如"6个0成本项目""45岁大叔月入5万"
故意写几个错别字:"薅(蒿)草也能赚钱",再加点农村日常:"写文章时我家老母鸡刚下蛋"。
山东单亲爸爸把橙子命名"父爱橙",视频里穿插带娃日常,橙子溢价200%还月销3000箱。
3. 避坑指南
周三/五下午5点卡点发文,打工人下班路上刷手机,这时候推送就像往鱼塘撒饲料。
有个号主专门这个时间发《粪肥种菜攻略》,单篇广告收益够在县城交首付。
新号前两周先发"养号日记",比如《俺家母猪下崽记》《赶集被城管追三条街》,500字就行。等7-15天收录期过了再放大招,不然容易触发平台审核。
我那个初中毕业的表弟,现在天天用这方法日更,最新战绩:单篇阅读92万,广告费够在县城交首付。这年头,会喂猪不如会喂AI,你说气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