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 欢度春节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是人们庆祝一年的开始,这一天人们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回到家和家人团聚。在这一天父母会给孩子准备好新衣服还有压岁钱,希望孩子们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年30晚上,人们往往下完饺子点上鞭炮,在鞭炮声中吃着饺子看着春晚,细谈这一年发生的事,时不时回传来欢声笑语,这一天人们都会守岁,等待新一年钟声的敲响。在初一那天人们会挨家挨户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虽然人们嘴上经常抱怨这年越过没味,但是还是会期待,不管过了多久,时代怎么变迁,春节永远象征着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