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你3个问题——
第一,“如果你的孩子考上了美国爱荷华州大学的博士,并且中国提供全额奖学金,你会不会很开心?”
你肯定会回答“开心!”对,要是我家孩子这么有出息,我也会很开心。
第二,“如果你的孩子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你会不会很开心?”
你肯定会回答“开心!”对,要是我家孩子这么有出息,我也会很开心。
第三,“如果你的孩子连续三年都是初中的三好学生,您会不会很开心?”
你肯定会回答“开心!”对,要是我家孩子这么有出息,我也会很开心。
这都是叫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别人家的孩子最终他们的命运怎么样?
第一个孩子是——留美博士卢刚,中国的全额奖学金,政府送他去美国留学,举枪扫射杀死了五人,多人受伤。
第二个孩子是——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他投毒杀死室友。
第三个孩子是——云南大学大四学生马加爵杀死了他的四名同学,九八五、二一一的国家重点大学。
还有一个孩子,他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他叫徐力,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2019年,上海14岁少在跳桥自杀的视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在跳桥自杀之前他的妈妈对他说了些=什么?他妈妈不接受采访。但是心理学家分析他妈妈一定说了“死”这一个字,猜测他跟同学打架了,然后回来跟他妈妈说。心理学家猜测他妈妈说:“怎么不打死你?你死了我也省心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到底是为什么?他妈妈如果换一个话题,换一句话:“儿子有没有受伤呢?跟同学吵架是否受到了委屈?需要妈妈帮你沟通吗?你需要妈妈做点什么?如果你要有什么委屈不能跟别人说,你跟妈妈说,妈妈可以理解你,也可以帮助你。”他妈妈要这样说,孩子会死吗?是谁亲手杀了这个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的不是孩子,这个母亲将要怎样度过她后半生呢?最可怜的是他妈妈。但是他妈妈并不知道,如果要知道这种结局,她绝对不会说这种话。可是她说这种话是一次、两次、还是很多次呢?如果是一次,会发生这样的惨案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你可能会说:“那都是小概率事件,跟我和我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全国自杀、他杀的毕竟是少数,都上新闻了,我家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心理学专门去研究底线,研究如何去预防,为什么要杀人?一个字“恨”,杀别人是杀人犯!杀自己是自杀!为什么要杀呢?因为恨。种下爱的种子就结出爱的果子,种下恨的种子,就结出恨的果子,进而产生什么行为?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