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东洲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身处隧道中,他的视野就会被限制在隧道内,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所以深处隧道之人常常误认为隧道外的天地无非也这么大,心理学上,这叫隧道视野效应。
通俗来讲,就是井底之蛙,你总是在井里,就无法看到更大的世界。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用自己的一套一套饶有兴致的评头论足,是如今很多大学生在做的,也包括我。
我们这代人,总是有些自视清高,自我感觉良好了。
你可能不同意我的说法,没关系,因为这只我的个人观点,不含褒贬。当然,我很愿意相信你或许是个案,你或许并没有自我感觉良好,但你或许也并没有努力让自己感觉良好,是吗?
但我也想做一个“个案”,想做一个独立思考,开放包容,多读多了解,多去认知,多去总结复盘的所谓95后好青年,我想通过踏实的努力,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走出隧道,爬出井底。
很幸运的是,种子计划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给你更大世界的地方:来自天南海北的小伙伴,有着各自鲜活有趣的经历,去到各式各样的互联网企业,做着五花八门的工作。却最终都收获了这个2018年不一样的暑假……
这个暑假我在明道,一个开放沟通、扁平协作的互联网协作平台,在面试前,就了解过明道,喜欢明道的博客,喜欢Phil的文章,这对我是个全新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更大的世界。
但来明道的种子只有我一人,比起种子计划中的其他企业,我这个种子好像有些孤独,大二升大三,第一份实习,工作会怎样?我有些焦虑
但现在来看,这些都不是问题,反而是我的一些优势或者成长的必经道路。刚入职,带我的老大Andy通过漏斗模型让我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部分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给哪些职能工作提供帮助,让我的工作更好的对齐目标,不仅如此,作为国内OKR的深度实践者,明道也把OKR带给了我,老大让我通过自己加入明道的purpose,学习并制定可行的OKR,使自己希望在明道的成长变得更加清晰可执行。
有了自己的OKR,在明道,我有了更加清晰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每天单纯的工作。
起初,我给自己列了这样一个OKR:(括号内为完成时间)
Objective1 :了解创业型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KR1: 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明确什么是创业型公司,什么是非创业型公司,并了解公司的成长过渡过程。(7.9)
KR2: 写一篇500字的文章阐述创业公司的架构与工作流程(7.16)
KR3: 写一篇500字的文章阐述成熟公司的架构与工作流程(7.16)
Objective2 :了解明道的工作方法和能力和学校有什么异同并学习
KR1: 写一篇800文章明确公司和学校的区别(目标人群、起源、愿景等方面)。(7.23)
KR2:写一篇500字的文章理解明道的管理概念和企业概念。(7.30)
KR3: 与20位同事交流,写一篇1000字文章,总结两者锻炼能力的不同,并规划自己在未来学校生活中需要自我成长的部分。(8.30)
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完成了第一个KR——创业型公司,成熟型公司 ? - 简书但在完成第二第三个的时候,我发现我的KR定的有些大了,很难,我查了一些成熟型企业的架构,比如阿里巴巴,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毫无价值,甚至在做无用功,于是我将第二第三个KR更新为与明道这类软件服务更加靠近的企业应用架构,并通过一个案例来说说企业应用架构的成长过程。从王铁手机维修,看企业应用架构 - 简书
同时,在与Phil,与apple姐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前辈们都建议我养成阅读的习惯,于是,我又加了第三个O
Objective:建立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KR1:每晚9:00-10:00准时进行阅读(添加进明道日程来督促我)
KR2:每周写一篇800字读书心得来巩固吸收
我想,这样用OKR来督促自己在明道的持续学习,真的很有紧迫感和成就感了。
现在看来,明道独我一人,也挺好,我独享这里的资源,“恣意”地去约同事,老板访谈交流。这还真是一个优势。毕竟,我相信,每个人看到的天空一定是不同的,作为一只井底之蛙,如果爬不上去看到更大更广地风景,那就暂且看看别人能看到天空,此不妙哉?
取势,明道,优术,在我看来,来到种子计划便是“取势”,在明道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明道”的过程了,一个看到别人世界的过程,所谓“优术”,便是我相信这成长给我带来的价值,一把爬出洞底的阶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