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给女儿泡澡时,她突然抬起头,认真地问我:
“妈妈,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快呀?”
这句话让我有些惊讶。一个三岁的小朋友,竟然已经开始对时间的流逝有所感慨?
孩子的时间感知
我笑着问她:
“你怎么会觉得时间过得快了呢?”
她一边专心地玩水,一边没有直接回答。我试着揣摩她的想法,温柔地引导:
“是不是因为每天晚上陪爸爸妈妈玩,没玩多久就要洗澡、刷牙、睡觉了?你还没玩够,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她歪着头想了想,没有明确回应。我接着解释: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为你玩得很开心呀,所以时间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可是,如果生病了、难受了,是不是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比如,‘度日如年’?”
她依旧不紧不慢地玩着水,轻描淡写地回答:
“我没觉得呀。”
哈哈,我的小奶娃,居然能对时间有这样的感悟,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语言的力量
虽然她才三岁,但我们从不把她当作什么都不懂的小宝宝,而是用她能理解的方式,用她已经知道或经历过的事情做类比来讲解新的事物给她。
我们很少用叠词,比如“吃饭饭”、“喝neinei”,而是像和大人一样自然交流。因此,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出色,能清晰地表达想法,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
去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
“哇,她说话好清楚啊!”
这一切,我想都和她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
亲子阅读的习惯
她从小就爱看书。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让她看动画片,她最爱做的“屏幕活动”是翻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视频。
每天,她都会缠着爸爸妈妈给她读书。晚上睡前,更是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
有时候,看完一本书还不够,她会要求再看一本,直到我们提醒她该睡觉了,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绘本。
“妈妈,我帮你拿了你的书”
前天晚上,睡前的阅读时光里,她抱着一本中文绘本让爸爸给她读。
我坐在旁边看手机,没想到她突然跑到床头,拿起我的《围城》,递到我手里,说:
“妈妈,我帮你拿了你的书。”
我愣了一下,赶紧笑着道谢,放下手机,拿起《围城》,在她的陪伴下翻阅起来。
就这样,爸爸给她讲绘本,我在旁边看书,我们共享着这段安静而美好的睡前时光。
“爸爸,你读中文书吧”
在家里,我负责英文绘本,爸爸主要负责中文绘本和手工。
有一次,爸爸拿起一本英文绘本,想试着给她讲。这是一本海尼曼预备级绘本,里面是一些简单的颜色词汇,比如“red”“blue”“yellow”。
他刚翻开书,女儿便不动声色地接过来,把它放到一旁,随即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中文绘本,递给爸爸:
“爸爸,你读这本,中文书。”
我们俩对视一眼,瞬间忍不住笑了。小家伙这是什么意思?是觉得爸爸不会读英文书吗?😂
英文绘本的选择
最近,她最喜欢的英文绘本是《牛津树》。相比之下,新买的海尼曼预备级她并不感兴趣。
也难怪,海尼曼预备级主要是单个单词或简单短语,她在生活中早已熟悉,没有故事情节,自然吸引不了她。
而《牛津树》的故事生动有趣,还有很多重复的句型,互动性更强,所以她每天都嚷嚷着要听牛津树的故事。
对她来说,听妈妈读英文绘本,不仅能让妈妈学到英语,她还能听到有趣的故事,真是一举两得!我读得开心,她听得满足,彼此都乐在其中。
未来的期待
现在,我读书给她听。等她识字了,我期待着她能像我现在陪她一样,主动拿起书本,读给自己听,甚至读给我听。
让阅读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让书籍成为她最忠实的朋友,这大概是我作为妈妈,能送给她最珍贵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