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赋予我一项任务,如同考勤人员一般,每日到特定时间,就得提醒大家交作业并进行汇总上报。
起初,我对此极为上心,生怕自己有所遗忘。重视程度之高,以至于每天特意设置两个不同时段的闹钟,只为提醒自己去提醒大家交作业。
每天,我会在群里针对还未交作业的人轮番 @一遍,随后便会有几个同学稀稀拉拉地交上作业。然而,当交作业的时间过去,却发现仍有许多人未交,于是我又对每个人进行一轮私信通知。再等上 20 到 30 分钟,仍有几个重点关注对象未交,我便逐一给他们打电话。
当无人回复我的消息和电话时,我内心满是情绪。因为当初系里的班长告诉我,这项工作任务十分简单,仅仅是提前通知同学交作业,然后汇总到作业群即可。
可实际操作起来,我发现远非想象中那般容易。每天这一套通知流程下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关注这些人和这件事,多少会耽误自己的工作时间。
每天还得抽出时间处理不同时段补交作业的人。明明说好下午 3 点截止,没交就罚抄,可还是有人在 3 点半交一波,4 点交一波,甚至 4 点多到 5 点还有人补交。而且这些人中,有很多是担任班长、学习委员、部长等职务的。
长期下来,我发现自己常常想要吐槽的并非工作和生活,而是系里这群时常磨炼我心智和情绪的人。
每天都要若无其事般开心快乐地提醒他们,日复一日地进行这项工作,他们也日复一日地被我催促提醒着交作业,还有联系不上且不交的情况。
后来我发现,几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甚至一年过去了,当我离开平台一年后再回来,这项汇总工作又落到了我头上。即便不再是原来那群人,也不是同样的管理人员,但催交作业的流程依旧不断上演,而大家迟交和不交的情况也如出一辙。
以前,为了催大家交作业,我每次都要走一遍一天的 “三件套” 通知环节,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才能去汇总。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不是同一个班级,又或者是不是同一批人,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人的常态。并不会因为自己在这件事上主动一些、热情一些去联络他人,别人就会被打动,从而积极配合交作业,那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特别是今年,我深刻地意识到,就算交作业的人数少,汇总上对比其他班的人数来说并不是那么好看,也不是我能控制的了,只要按规则来就好,通知到位。别人愿不愿意做,那是别人的功课,自己也有需要修的那部分,不要过度介入他人的因果,否则既会让他人有烦恼心,也会让自己情绪不稳定,做好自己该负责的部分即可。
在这件事情上,我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懂得钝感力和分寸感的重要性。不管看到谁,都要提醒自己:你是你,他人是他人。允许别人做自己,也允许自己做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