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发出了这么一个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人类在世界上的终极话题。“活着的意义”、“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曾经有许多人回答了这些问题,但这些答案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甚至到现在,即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时候也会一个人默默思考关于“活着”的问题。
“活着的意义”,这也许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哲学从来不是哲学家一个的人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余华写了一本书叫《活着》,他曾在书中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纵观富贵的一生,他从地主家少爷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亲人一个个的相继离去,生活时不时地来个意外;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最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继余华的《活着》之后,作家阎真又写了一本书《活着之上》,他在书中用聂致远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本身,还有“活着之上”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生存是绝对命令,良知也是绝对命令。当这两个绝对碰撞在一起,就必须回答,哪个绝对更加绝对。”
而在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里,这样一部三个小时的文艺片,通过萧红一生坎坷的生命历程,揭示了活着的意义。
在电影中,借用萧红的口吻,导演灌输了一种全新的生命理念:
“为什么活着?”
“因为世上有让我死不瞑目的东西。”
许多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许还留有遗憾,他们还想继续活着,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值得他们留念的东西。他们即便死了,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他们是多么的不舍,他们还想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他们关心的人。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世界里,我不愿意去。
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
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
那些我将要见的人,都会成为我的朋友。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
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时候觉得日子很漫长,有时候觉得时间一眨眼就没了。关于“为什么活着”,这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搞清楚;而对于另外一些人,他们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会思考活着的问题。
活着的意义也许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带着遗憾“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