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俏佳人》—学法的女孩纸们一定不能错过的影片

  “要有敢于按自己的信念、以及坚强的自我信念,才能令我们踏足世界。记着第一印象不一定是对的。你要对人有信心,而最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有信心。”电影接近尾声时,肤白貌美的女主角伍兹艾尔站在哈佛毕业典礼上代表学生发言时,脸上是任何人都心之向往的神采飞扬。想象一下,一头耀眼夺目的金发,一双多情的碧眼,踏着亮丽的高跟鞋,自信地朝你走来的女郎有多么风情万种?而关键是,明明有如此靓丽外貌的女神,却偏偏要靠才华拼出一条血路,任谁看了不想对她竖起大拇指呢?

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然而,底下的观众大概不知道,两年前的她,既没有安全感也没有方向感,甚至曾经想退学,更别说有今日这般自信了。考上哈佛法学院只是为了追寻已不属于自己的前男友,大学第一课就被教授毫不客气地“请”出课堂,身边的同学不理解她并排斥孤立她。爱情和友情的双重失落,再加上人们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偏见,一度使她陷入低谷。说到偏见,从影片的一开始,其实就从各个细节明显地传达给观众:艾尔去试礼服,身后一个促销姐毫不客气地在背后奚落她“喜欢用老爸信用卡的呆笨金发女郎”;本以为要向自己求婚的男友却以“为自己的将来考虑所以不能再闹着玩”而提出要和她分手;当她鼓起勇气要考哈佛法学院时,就连最亲近的父母也劝她放弃。更不要提进了哈佛后,同学们向她投来的惊异的目光。人们总是把她当作“花瓶”,认为她有“加州”基因——就像玛丽莲梦露之前在荧屏上塑造的一系列形象——美丽但不聪明的尤物。所以当她和新同学围坐一圈介绍自己是选美小姐时,同学们才会如此的惊讶。


可她偏不。好在,在奋勇独行的路上,总有一些能及时拉她一把的人。她有两个从小到大的损友,在关键时总是站出来帮她并在她做出任何惊为天人的决定时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她在接连遭受前男友再次拒绝和第一节课的打击后,转角便遇到了真爱;她在真挚地开解Paulette并帮助她追寻爱情的同时,也同样受到了Paulette的激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沉迷学习,并慢慢地对法律这门学科产生了激情和热爱。她的巨大转变使她逐渐走出了困境——原本课堂上一窍不通的她居然也能对答如流,并得到了珍贵的见习机会,这是她牺牲掉自己的社交娱乐时间、沉浸于图书馆的成果;原本执着于前男友的她撇开狭隘目光,不仅血虐渣男找到真爱,到后面居然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收获了与“女反派一号”的友谊。她的知识越来越充盈,她身边的支持者越来越多,她的目光越来越长远,她的步伐越来越自信......当然,在成长这条道路上她一路上磕磕绊绊,但她依旧是挺过来了。世上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是通过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影片的高潮,还是回到了我们的法庭上。艾尔一上场就遇到了这么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谋杀案。我们虽然也能猜到女主会凭借光环打赢官司,但这个过程才是最值得令人细细品味的。首先,艾尔坚决不公开被告的隐私——哪怕这是可以帮助她逃脱牢狱之灾的不在场证明。这同时也是她的高明之处,她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的律师所该拥有的品质。她从一开始就让委托人放下心中戒备,与委托人建立了无条件的信任,而这是之后她与被告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交流的前提。反观她的伪君子导师卡拉汉,从一开始就判定被告有罪,从一开始就带着偏见。

心碎的艾尔


其次,她似乎天生带着一双敏捷的眼睛。她善于观察,思维清晰敏捷而又冷静,有法律人独有的气魄,同时有着敏锐的时尚嗅觉——先是识破了泳池工人是同性恋,后又逼得受害人的女儿失口承认自己的罪行。真相大白,她成功证明了自己,摇身一变成了“钮钴禄艾尔”。她不再是之前的井底之蛙,也不是所谓的“花瓶”,而是一个强大的、美丽而又独立自由的女性。

钮钴禄艾尔


“法律是一门没有激情的理性。”这句出自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在艾尔身上却不是真理。艾尔永远是激情的,正如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律政俏佳人,俏在外表,但更靠才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