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学思维 今日共学 自序:生活为何有待审视?
1:公元前399年, 雅典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进行了一次审判, 苏格拉底是因为什么罪名受到控告?
苏格拉底因为“亵渎神明”和“误导青年”而受到控告。
2:苏格拉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导致别人从羞愧, 转而怨恨他?
苏格拉底平时喜欢在雅典的城市广场上向人发问,他问的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在连续发问之后,苏格拉底总是能从对方自己回答中推导出矛盾或者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来,导致很多人感到羞愧,转而怨恨起苏格拉底。
3:按照当时雅典的法律,审判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
根据当时的雅典法律,要从男性公民中抽签选出501人的大陪审团,第1轮投票用来确认被告是否有罪,如果被告被判定有罪,那么第2轮再来决定相应的刑罚。
4:苏格拉底的在第一轮审判中,结果是怎么样? 在第二轮中结果是怎样?
在第1轮的投票中,陪审团以微弱的多数仅仅相差18票判断苏格拉底有罪。
而此时苏格拉底自己走上法庭,为自己进行了一番辩护,在他辩护后的第2轮投票中,陪审团以压倒性的多数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也就是说苏格拉底的自辩起到了“作死”的效果。
5:文中讲到的“一阶问题” “二阶问题”分别是什么? 可以举例。
一阶问题:你想要自由的生活吗?
二阶问题:什么才是自由呢?
现在很多人可能有很高的学历,也有不少的钱,也有不少的见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问题可能出在缺乏提出二阶问题的能力上。
6:什么是“思想助产士”?
苏格拉底被称为“思想助产士”--通过诘问来帮助别人找到他自己对于二阶问题的回答,而诞下的婴儿并不属于助产士。
7:为什么康德说:“哲学是不能学的,人只能学习哲思” ?
哲学之所以吸引人,可能是源自于深藏于几乎每个人心底的问题,在我们的童年,人生的危急时刻,重大抉择的关头提出的发问。能够复述历代哲学家们在其著作中的论证和思考,甚至是犹豫和自相矛盾,就好比把一步步的推导过程写在黑板上,接受众目睽睽的检验—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推导过程。因此康德说:哲学是不能学的,人只能学习哲思。
8:思考题:你觉得何为幸福?
对我来讲,幸福是
内心安宁,心存善意,和这个外在的世界友好相处。
有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一份可以体现自我价值感的工作。
有亲密的家人,他们健康平安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相伴前行
9:思考题: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你有什么自己的理解?
我理解的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那么在这条有限的生命长河之中,如何能活出我们生命的宽度,这是我们自己可以去掌控的。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为此付出过什么样的努力?
在生命的演化过程中,我们是进化呢,还是在倒退呢
就如曾子所说的:吾曰三省吾身。唯有不时的思考,审视,调整,精进。我们才可能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