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业季遇到的一个女孩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并非因为她来自北京某著名学府,也不是因为她学业和表现的优秀,而是因为无意中问到她就业都有哪些选择时,她让人意外地忍不住哽咽哭泣。后来了解到,她的妈妈想让她回老家南方某省,而她想和男友一起留在北京。这似乎也是很常见的情形,但接下来了解到还有其他情况呢,原来她考这所学校也是为了妈妈未实现的理想,如果当初考不到这所学校妈妈就要崩溃了。女孩现在已经是研究生快要毕业,妈妈还是每天要给她打三、四个电话,可是女孩之前却连交男朋友都不敢和妈妈说,是在一年多后才告诉家里的。
你看到这里是什么感受?有没有感受到女孩心里被控制和压抑的苦楚?
她一直在为妈妈的愿望而努力,一直要照顾妈妈的感受,很懂事,可是她的自我呢?一直被压抑,内心承受的东西如果不是大到一定程度,也不会在陌生人面前情绪失控哭泣的。
作为家长,可怕之处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控制和对孩子自主权的剥夺。
这种从小自主性被压制对心理的影响可能并没有结束,很可能还会延续到她今后的人生中,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还会以某种方式显现出来。
总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这绝对是站在家长视角的说法,其实,青春期是孩子自主性彰显的时期,所谓的叛逆恰恰是孩子捍卫和争夺自主权的表现方式。而在这个阶段发展出来的自主性将为他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最好的基础。
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指出,时代已全然不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其驱动力系统需要升级,而驱动力最主要的要素就是“自主”,新时代必将是自主性和自我管理的时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孩子自主性的重视和保护还不仅仅是因为心理层面,而是说,如果没有自主性,将不能适应新时代,更不用说有很好的发展。而这肯定是作为家长不想看到的。
人类的天性决定了他们会寻求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权,希望自己引导自己。
----丹尼尔.平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