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份工作你干了十年,有一个机会可以换地方,你换不换?
如果这份工作还使你牢骚满腹,你换不换?
如果这样的机会出现了三次,再次出现,你换不换?
大多数应该是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回答:换。
而我:没换。
是因为喜欢上这份工作?是因为习惯了这份工作?是恐惧换地方之后的难适应?回答都不是。就连自己都找不到一个精准的理由,来回答我的行为。
天天在这种情绪里游荡,犹如寒冬的深夜,一个人走在风雨交加的大路上,前方一片漆黑。
每天看大量的名人访谈或者名人语录,希望能够找寻到自己的希冀。
可是,看的越多越是累,看的越多越是荒,看的越多越是焦虑。加之身体抱恙,整个人仿佛从闻一多笔下的《死水》里刚打捞起来一样。
一份工作干到底!一条赛道走到黑!一种生活一辈子!不不不不不…这样的生活想想都觉得窒息。
好想好想抱抱你。我的百万种可能在哪里?坐在窗前陷入沉思。
“橘子10元6斤、橘子10元6斤…”突如其来的叫卖声把我拉了回来,果农的生活就是每天把橘子卖完,菜农就是每天能把菜卖完,写字楼里的精英们就是每天的kpi,每一个人都有她所在时期的生活状态。
或许在不断质疑、不断找寻的不被定义的人生就是目前我的生活状态,也是我此阶段需要完成的课题。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朋友推荐给我的一篇伯特·海灵格的文章:《我允许》。请大声朗读:
我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
我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
如此的发展,如此的结局
因为我知道,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
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
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种可能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别人如他所是
我允许,他会有这样的所思所想
如此的评判我,如此的对待我
因为我知道
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在他那里,他是对的
若我觉得他应该是另外一种样子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有了这样的念头
我允许,每一个念头的出现
任它存在,任它消失
因为我知道
念头本身本无意义,与我无关
它该来会来,该走会走
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升起了这样的情绪
我允许,每一种情绪的发生
任其发展,任其穿过
因为我知道
情绪只是身体上的觉受
本无好坏
越是抗拒,越是强烈
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绪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就是这个样子
我允许,我就是这样的表现
我表现如何,就任我表现如何
因为我知道
外在是什么样子,只是自我的积淀而已
真正的我,智慧具足
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知道
我是为了生命在当下的体验而来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许
全然地经历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
再次读过一遍,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所有纠结的、焦虑的、难过的、恼火的情绪都烟消云散!
如果未来再有一个机会换地方,希望是能让我眼里有光的、心里乐活的、不用纠结的。
我会满眼含笑大声告诉你:我愿意…
当然,如若继续像现在这样,我也会尽可能的沉淀自己,去与那个更美好的自己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