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 /dev/vdb <<End
n
p
1
p
t
8e
p
w
End
pvcreate /dev/vdb1
vgcreate cl /dev/vdb1
lvcreate -l +100%free -n lv cl
mkfs.xfs /dev/mapper/cl-lv
mkdir /data
mount /dev/mapper/cl-lv /data/
echo "/dev/mapper/cl-lv /data xfs defaults 0 0">>/etc/fstab
df -h
2020-0921
1、创建新分区
fdisk /dev/sda——n:增加分区——p:选择为主分区——分区号选1-4,t修改分区类型 为LVM(8e就是LVM)——w:保存写入退出
partprobe 刷新硬盘
2、加入lvm组,并扩容文件系统
pvcreate /dev/sda3 #创建pv 物理卷 移除分区命令为pvremove
vgextend c1 /dev/sda3 #加入vg 卷组 移除 vgreduce
lvextend /dev/mapper/cl-root /dev/sda3 #扩展至lv 逻辑卷 -L +100G(-L参数指定大小 -l +100%FREE 剩余空间全部分配) 移除为lvremove
3、刷新lv大小,具体使用下面那条命令看自己lvm的文件系统是什么 使用命令 cat /etc/fstab
xfs_growfs /dev/mapper/cl-root
resize2fs /dev/mapper/cl-root

lvm-创建
pvcreate /dev/vdb1
vgcreate cl /dev/vdb1
lvcreate -l +100%free -n lv cl
mkfs.xfs /dev/mapper/cl-lv
mount /dev/mapper/cl-lv /data/
echo "/dev/mapper/cl-lv /data xfs defaults 0 0">>/etc/fstab
在 LVM (Logical Volume Manager) 中,线性模式和交错模式(也称为拼接模式)是两种不同的逻辑卷创建方法。它们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将多个物理卷(PV)组合在一起以创建逻辑卷(LV)。
- 线性模式(Linear):
在线性模式下,逻辑卷将跨越所有指定的物理卷。数据在这些物理卷上顺序存储,一个物理卷写满后,才会开始写入下一个物理卷。这种模式类似于将多个物理卷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条形的逻辑卷。线性模式适用于需要连续存储空间的场景,例如大型文件或数据库。
要创建一个线性逻辑卷,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lvcreate -L 10G -n lv_name vg_name /dev/pv1 /dev/pv2
这将在 vg_name 卷组中创建一个名为 lv_name 的 10GB 大小的线性逻辑卷,跨越 /dev/pv1 和 /dev/pv2 两个物理卷。
- 交错模式(Interleaved,也称为拼接模式):
在交错模式下,逻辑卷将在指定的物理卷上创建固定大小的片段(或称为区域)。数据将交替地写入这些片段,从而实现并行读写。这种模式类似于将多个物理卷分成相等大小的部分,并将这些部分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卷。交错模式适用于需要提高并行性能和负载均衡的场景。
要创建一个交错逻辑卷,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pvcreate /dev/pv1 /dev/pv2
vgcreate vg_name /dev/pv1 /dev/pv2
lvcreate -L 10G -n lv_name --type striped vg_name
这将分别创建两个物理卷(/dev/pv1 和 /dev/pv2),将它们添加到名为 vg_name 的卷组中,然后在该卷组中创建一个名为 lv_name 的 10GB 大小的交错逻辑卷。
请注意,这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线性模式提供了连续的存储空间,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性能瓶颈。交错模式可以提高并行性能,但可能不适合需要连续存储空间的场景。根据您的需求和工作负载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