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要跨越,梳理好思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课前:

早在2012年,我就接触了思维导图,那时候是在学习的时候发现身边一海归同学在用他做课堂笔记,特别酷,于是我就问他,我花了298大洋买了iThoughts 下载下来后我发现我用不了,全是因为英文版的(那时候没有中文版),对于0英文水平的我那种感觉……于是接下来一连三个通宵我就没睡,用傻瓜式的方式看图标和返回键,一点点慢慢的琢磨出来了……现在还在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年来深圳学习,遇到腾讯的朋友给我看到了飞笔老师在腾讯培训的课程照片,用的是MindMap,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当时感觉好酷,比线条感漂亮多了,我就问怎么学习,我朋友说,他也不知道…这是就搁置了,一直到今年的5月,我越来越对这东西感兴趣,始终想该怎么学习,就不断问朋友如何有老师的微信,他拗不过我,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老师的微信号,于是我加,老师不通过,我就不断加……我记得我加了飞笔老师10次左右老师才通过

报名之后我看了老师的简书里面好多的作品,我直接忽略内容,发现学姐学长们画的真漂亮,我有点担心了,从毕业后的我从未画过任何东西,最主要在学校的时候也基本不画(特别感谢恬嘉老师,课前一直互动、鼓励),于是我买了笔和纸,带在身边,每天抽出点时间联系画,模仿简书的作品(感谢汪志鹏学长,模仿他的真不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课中

走进课堂,是大伟老师迎接的我,他一口叫出我的名字,我好惊讶,后来每个人老师助教都能叫出我的名字,太感动了,长相这么普通的人都能叫出名字,不得不服,这点足以证明老师们的课前努力和用心,两天的课程内容排的很满,这里我感受4点:❶遗漏:运用思维工具来找回你遗漏的思维,帮助非常大,因为我以前想法很多,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忘记,❷突围:任何工具要应用不要硬用,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发挥你的想象突围,一样东西可以用在很多很多地方,就如思维导图你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一样,❸创新:任何的技术都会更新换代,但我们不是用新的去替代过去的,而是整合,❹善解:立场不同,行为不同,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站在双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才会找到好的解决方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于课程环节设计,老师讲的内容,氛围互动性,我想说1个字:太好了!来了绝对不后悔顺便问一句:飞笔老师,你的那种亲和力和讲课激情怎么练出来

课后

两天学习真的很快,感觉没一下子就结束了,期待上海,(再去上课前一周一定把身体保养好)

❶我在农历年前挑战:100张思维导图!

❷参加思维导图上海10.14-15号的课程

❸参加思维导图杭州12.29-1.1号的课程(陪老师同学们跨年)

感恩飞笔老师、大伟老师和所有的助教团!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期待未来相遇……

【我和飞笔老师、大伟老师在一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在追《我的前半生》,然而我这里并不想写什么与之相关的话,太火了,不想蹭热度。罗子君说前半生都是在一个地方过,而...
    误入尘世雨阅读 141评论 0 0
  • 巧巧哎阅读 117评论 0 0
  • 网络实在是个好东西,只要能想到的,必定在网络里能找到。可没想到自己也被网罗进去了!前几天,闲来无趣,在百度里输入了...
    平林漠漠的平林阅读 31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