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拿出了书香节买的培生幼儿英语预备级给他看,出乎意料的喜欢,讲了7本,
还讲了三遍,哇,原来喜欢有点故事情节的了,还能看懂,看来是可以入手一些简
单,重复句型,又有点情节的原版书了。
接着上次《孩子,挑战》,今天看的是过度关注,是不是有过你在做事的时候,孩
子不停的喊妈妈,妈妈。或弄出各种动静,让你不得不停下走过去一看究竟,这个
时候我们就得看看孩子是真的有需求还是寻求关注。
若没有实际需求,就是想让你过来看看,就是寻求关注啦,我们可以在第一二次走
过去,询问是否有帮助,然后告知孩子,有事需要处理,请等待,他可以玩玩具,
看书等,确定周围无危险,妈妈可以不理睬第三次的喊叫或哭闹也好,尽快做好手
头的事,然后去陪伴孩子更好,不然事没做好,孩子也没陪好,双方都不高兴,孩
子也应该学会自己独处,也应该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慢慢的也会学会自己独处,当
然不是说需要特意去培养孩子学会独处,你可以理解为在孩子没事找事的时候,你
又腾不开时间陪伴的是时候。
当孩子遇到恐惧和痛苦时,我们该怎样更好的帮助他们呢,是健步急飞的赶紧抱住
一个劲的安抚,还是可以先等待一下,看孩子怎样处理呢,比如很平常摔跤,磕碰
皮这种,有点血印这种,或遇到害怕的玩具,夜晚的黑暗(遇到真危险的,有多快
跑多快的奔向孩子)。
有时我们过度的关注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恐惧的心理,让一个经历变成恐惧害怕的事
情了,孩子一般就是尖叫,大哭,喊叫着身边的大人。有时候我们需要掘弃传统的
理念-认为不理睬孩子这时的恐惧和痛苦是残忍,有时恰恰相反,我们的大惊小怪
,会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将继续保持恐惧,以得到我们的同情和关注,恐惧不但
不能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反而会降低这样的能力,一个人越害怕,就越容易招致
困难和危险,如果发现恐惧能引起他人的注意,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孩子会陷入这
样的循环中。
我们有义务和必要交给孩子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多加小心,小心和恐惧是不同的,前
者是合理的,理智并勇敢地面对可能的危险,后者则让人丧失勇气,逃避和撤退。
前者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能力极限,遇到危险困难该怎么办,是增加勇气,不是造
成孩子恐惧的心理。
总结一下今天,上午半小时中文绘本,户外两小时,午睡前5本分级加基本培生,
晚上睡前5本分级过一遍加中文一起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