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约老师做个案,就算已经约好的时间,但刚好是假期,老师带娃出去玩忘记了,所以我再一次被老师放鸽子了,我再一次迁就她重新调整个案时间。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但我的内心除了失望,觉得自己不配得占用老师的时间,我对老师竟然不敢有任何的情绪升起,我总是试图去理解对方。平时我有问题,我也不敢给老师留言,我怕麻烦老师。
在后来的个案中,我跟老师坦然了这件事,深入去看我对老师即害怕又想靠近的感觉。我发现原来我在努力让自己做个好学生,从小到大都是,我总是让自己表现得很乖巧,很讨人喜欢,很善解人意。而且不仅对老师,对父母、对领导、对朋友,甚至对陌生人,我都努力让自己符合大众的期待,做个好人。
我隐藏自己,渐渐地我迷失了自己,我说的每一句话,我做的每一件事,我总是在心里反复琢磨。甚至已经做过的事情,我依然在不断复盘。直到我越来越痛苦,我走不下去了。当我停下来,要做自己时,我更痛苦,因为我根本分不清真实的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我现在仍然奋斗在探索自己的路上。
尽管讨好给我造成很大的痛苦,那我要对它一票否决吗? 我想先不着急,再往下深入看看。
其实讨好在生活中有很多表现,比如孩子对父母的讨好,学生对老师的讨好,下属对上级的讨好,晚辈对长辈的讨好等等,甚至角色间也存在着双向的讨好。
我们为什么要讨好呢?我们到底从讨好中获得了哪些好处?
大部分讨好是希望获得更多关注和爱,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资源倾斜,甚至是让对方开心也让自己开心,所以讨好是能让双方获益的。
但有时我们在讨好的过程中就会无意识迎合对方,而忽略了个人的需要,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了自我,只是活在讨好外界、迎合外界期待的样子里。 那这样的讨好就是过度的,不可取的。
首先,我们允许并鼓励每个人勇敢做自己,无论你是怎样的,无论你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你都是值得被爱的,你都是最好的。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土地、太阳对万物的爱也是无条件的、包容的、敞开的,所以每个人都值得被这个世界善待。
其次,当我们想要讨好时,先问问自己:我需要这些讨好带来的好处吗?如此讨好会让我感觉不舒服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停止讨好,做自己最重要,失去自己就失去了一切。当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让双方都享受在讨好带来的好处里,这也挺好。
所以,我想善用讨好特质很重要,不是简单的否定它或者肯定它,而是先做自己,在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也去支持对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