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住宾馆配套的那种自助餐,食物花样几十种之多。
我们身后坐着三个客人,两老一少,听对话应该不是一家三口。我们刚落座的时候就见大婶的面前已经有一堆的食物残渣,我们吃好过后,大婶还继续往盘子里添食物。
我很惊叹大婶的食量。
“不吃白不吃嘛。”她好像自言自语。估计大婶是难得住上这么好的宾馆,更难得吃上这么丰盛的早餐,还不用担心吃得多花得多,就可着劲儿吃开了。
我们坐着聊天。大婶终于吃好了,站起来,揉揉胃部,离开座椅,狠狠地打了个饱嗝。她对同桌的年轻人说:“这怎搞哦,吃得太饱了,怎么消化得掉呢?看来我得爬山去了。”
我不禁窃笑,不由得想起自己很多年前第一次吃自助火锅的惨痛经历:恨不得有两副肠胃吃到店家亏本。只记得那顿饭吃下去后最终没有收获赢过店家的惬意,反而是肚子撑到胀痛。我是万分悔恨自己竟然是这样一副没见过世面的穷酸模样。
当然我这里并非要嘲讽那位大婶,估计她大概如我先前的心态差不多。其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不愿吃亏的心态,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
最终,不愿吃亏,还是吃亏。
琐屑的例子太多。比如我曾经听到一位老公很瘦自己很胖的邻里阿姨自我解嘲:“人家经常开玩笑问我是不是虐待我家老公,家里好吃的好像都被我吃了。我多冤枉啊,我哪有吃好的,我是每次看到桌上有剩下的饭菜舍不得倒掉就自己吃下去了才变得这么胖的。”
其实,用这种方法防止浪费的家庭主妇恐怕有不少。每顿饭结束前,端起这个盘那个碗往各位面前加菜加饭,好像只有把食物通通吃进肚子里才叫不浪费。我奶奶在世时是,现在我妈妈是,我婆婆更是,我曾经也是。等我在那次吃饱了撑着之后我终于想通了。我做了好多次的思想工作啊,才慢慢地说服了我的两位勤俭节约惯了的婆婆妈妈不要再往我的碗里加饭菜,我说,除了让我长得越来越胖之外,真的没别的任何好处,吃下去其实比不吃还浪费。
我常听人说家里那些不宜再吃的剩饭剩菜或有些已经过期变质的食物,甚至那些开多了本来吃不完的药片 ,都往往被家里的老人因不舍得丢弃而英勇地吃了下去。吃完过后还如同立了大功一般。我的个天啊,吃到食饱伤人,吃到坏了肚子再到医院里看医生,而许多人竟不会想到这是不是更大的浪费和不值。反正我现在是觉得就是吃一碗新鲜的稀饭也比吃那些令人不放心的贵重食品要强。
还有一个现象,很多人无论家里的空间有多大,收纳的柜子有多少,到最后总是被许多旧物塞得满满当当的。其实,有些旧物估计是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再用到它了可就是不舍得丢弃。我以前也纠结过的,后来在阅读中读到的一个人的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些两年都没穿过的旧衣服就把它丢掉。于是我留下了一些后来可能还会用到或者是觉得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其余的都狠心地清理干净了:有的扔掉或卖掉;有的直接送给了别人;有的不知道别人是否乐意要的,就洗干净了收进一个大纸箱里,放在有很多行人经过的垃圾场旁边,任由别人喜滋滋地挑了去。看到家里变得清清爽爽的,自己的心里都敞亮多了。本来就是啊,现在房价这么贵,让那些没有多大价值的旧物还来挤占我们本来就不宽裕的空间,哪里值得?
我已经到了最容易发福的年龄,我竟然没有变胖,竟然还能瘦到我觉得挺理想的状态,连买衣服都不像以前难挑了。有人问我减肥成功的秘诀,我心里特别美。我哪有什么秘诀嘛,就是做到了不能吃饱了再撑着。好在我的婆婆最终算是明白了过来,不光不再勉强我吃东西了,她自己也觉得每顿吃到七八分饱原来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了。
由此,我能进一步去思考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那些原本上不了台面的生活小习惯往深了说也是人心的一种映射,就是“贪”,人性里挥之难去的东西。“贪”字的组字很有意思,就关注“今天的钱”,罔顾长远。可“贪”的结果是当下虽然似乎没吃亏,但最终有没有吃亏当事人最清楚,不过更多的人恐怕是到最终才清楚的,自然不只是食饱伤人那么简单了。
所以,于吃饭,我自然提倡光盘,但不能为了光盘让自己吃饱了撑着;于人生,那些最终不利于己的贪求还是尽力省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