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贤王阳明(二)

王守仁跟着王华一起搬到北京之后,年少的王守仁看着北京都市的繁华与绍兴的那份古老有着天然之别。

绍兴四季温和,环境宜人,虽非繁华,但是小桥流水人家很是安逸,给人一种诗画美;像北京这种大城市除了人多,官多,社会关系庞杂之外,那更多的就是风沙,以及时常传来的边关战祸。

少年的王守仁见到了京城的复杂,也立下了报国志向。可是知道十二岁,王守仁才开始上私塾,不知道是因为王华太忙没有照顾到王守仁,还是因为翰林工资太低付不起学费,总之王守仁还是上了私塾。

王守仁从小就是个不符合常规的人,人家上私塾那都是对老师言听计从,毫不敢反驳老师意见,整天也就是跟在后面背四书五经,可是王守仁却偏偏不愿意去背四书五经。

有时候先生责问他,他确实理直气壮的直接顶撞先生,常常把教他书的先生气的半死。先生自然也免不了常常向王华反应情况。

王华每每听到自己的儿子不努力学习,那简直是痛不欲生,自己是状元,自己的儿子怎么也得是个进士啊。于是,王华就常常叫来王守仁严厉训斥。王守仁面对这么严厉的父亲却丝毫不畏惧,照样是直顶不误,气的王华是直咬牙。

一年后,王守仁的母亲去世了,这对于王守仁来说那简直是一件不能比这更难受的事了。少年的王守仁就这样失去了爱护自己,呵护自己,袒护自己的母亲。

哭也哭完了,伤心也伤够了,擦擦眼泪还得继续读书。从此,王守仁不再那么的桀骜不驯,人也变得顺从起来。

先生每次布的作业,王守仁都能按时按量的完成。先生便开始大肆夸奖王守仁,王华也得到了些许的安慰。

可是时间久了,王守仁发现四书五经一点乐趣都没有。来到北京的之后,每每听到边关战报,想起土木堡之战,王守仁都有一颗报国之心,他明白要报效国家,必须能够打败一切敌人,将其击败才能报效祖国。

要能打胜战,那就必须懂军事,懂军事必然需要懂兵法,懂兵法自然也就得多读兵书。在闲暇之时,王守仁手中最多的就是兵书,他仿佛天生就对兵法极其感兴趣。

当一件事变成习惯之后,自然也就会被别人发现,久而久之,老师就发现王守仁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讲,在开小差。

老师于是就问王守仁:“你在思考什么?”

王守仁毫不犹豫的就答道:“我在思考如何报国救民。”

先生继续问:“那你说怎么才能报国救民呢?”

王守仁继续说:“在我看来,报国救民,那首先就得在军事上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在政治上必须有强有力的支持,还必须有足够强大的经济支撑,拥有同仇敌忾的决心,最后将敌人的思想同化。”

先生听到王守仁的话,连连称赞。但是,转眼之间,先生又向王华回复道,王守仁上课开小差不专心听讲,但却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此子将来前途无量,只是年少气盛,必须要磨炼其脾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
    异色瞳的忧伤阅读 777评论 0 0
  • 愿你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用阳光的心态面对每一天,遇事懂得坚强并担起属于你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 ...
    一米阳光_a24e阅读 271评论 0 0
  • 随着项目的发展,除了业务所在的WebService之外,有了内部系统的业务需求,涵盖客服财务统计报表等,在项目子系...
    AlfredX阅读 11,554评论 15 6
  • 金光闪闪的圣诞树下面 坐着一位戴着红色帽子的乞人 不 他更像是圣诞老人 你看 他在把糖果分给那些 闪耀着单纯笑容的...
    旧浮生夸梦丶阅读 1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