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写作背景
在距离高考只有63天的时候,我收到了《高考战斗手册》这本书,欣喜若狂。
欣喜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今年参加高考,可通过此书获得几点秘籍顺利通过高考,而是因为我是六十几个高三考生的班主任,希望从书中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以便带给学生更多力量以及更大的支持。(此时,多想回到2009届的那一年高三啊!)
恰巧,在不久前留意到“简书荐书”这一公众号组织的“写书评送书活动”,果断报名参加了。收到书后,我花了几天时间,将书看了两三遍,将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写成这篇书评。
作者书籍简介
作者林中白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夜间节目的一位主持人,也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教师。因为是在夜间主持,所以有了许多年轻的听众,他们多数是学生,尤其是熬夜用功的高三学生居多。时间久了,自然也跟一届届高三学子产生了共鸣。作为过来人,这位见识较广的“知心哥哥”,在节目中解答学生的疑惑、陪伴学生走在高考路上,给予他们最坚定的支持和鼓励。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汇总了高三学子的疑惑和困难以及作者对高考的理解。贯穿一个思想——“高考是一场战斗,我们是战士”。
五点感想体会
1,和平年代的高考,如同战争年代的战斗,是精神的磨砺。
每年6月7、8日,几乎是一场举国上下都关注着的战斗,考场如战场。每一场考试,考的不仅仅是12年来的知识储备,还有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等等。不只是跟自己比,更多是跟别人比。
当国家陷于战乱之中,年轻人的状态往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当国家处于和平年代,同样不能放弃对年轻人的培养,丢失对年轻人的锻炼,高考,就是一种方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也恰好是未成年人踏入成年人行列的一个标志,属于自己的“成人礼”。通常,经历过高考磨砺的人,心智能得以快速成长。
2,高考,是属于高三学子自己的。
这里,想告诉家长,高考,不是让孩子替你实现你未实现的梦想。
想告诉学生,高考是你自己的,不需要为了谁而读书,哪怕是自己最亲的父母。
“一个人如果不学会为自己打算,不学会在关键时刻为自己而战,那么你就算过得了高考,也迟早会在未来的某个关口被KO掉。或许是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或许是在职场中面临升迁时;也或许是期盼已久的爱情、婚姻来临时……”
高考,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而战!
3,高三,没有爱情。
“所有不独立的人其实都没有资格谈恋爱,包括那些自以为有挥霍本钱的富家子弟。”
现实生活中,也恰恰是在高三这个时期,一下子爆出了好多“情侣”。一方面,是因为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和对爱情的懵懂促使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尝试谈起恋爱;另一方面,是以为“错过了就不再拥有的”,很多学生恨不得把握住高三剩下的时间,潇洒一回,好好谈一场恋爱。
高三的恋爱之路,绝大多数都不能长远。也许因为在高三紧张学习氛围,情绪容易波动而使感情出现裂痕;也许在高考之后便分道扬镳;也许上了大学之后,处于不同环境、遇到更多更好的人而选择无奈的放弃。
最理想的状态,是把好感收好放在心上,维持心中想象的那种美好,默默地努力,让自己的未来能够配得上对方。两人之所以在一起,也正是为了让对方和自己变得更好。
“永远不要担心你会因为高考或者其他什么需要专注的事情,就恰好错过了这辈子最适合你的人。”
4,县城农村的孩子,高考是一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班里的学生,有来自富裕家庭,也有来自贫困的县城或者农村。出身,无法选择,但是出路,是可以努力去争取的。
高考,也就是这样的机会。在恢复高考以来,纵使改革了那么多次,每一次都依然会牵动全国上下的心,也说明了国家层面对于高考的重视程度只会越来越大。至少,在众目睽睽的情况下,高考至今仍是一场公平公正的竞争。
所以,不管富裕家庭给了孩子多大的支持,只要你能够参加高考,一定好好把握和争取。这是让你有上优质大学,拓宽视野,接触外界事物,回报家乡的机会!
5,衡中当立不当立?
最近关于衡中入浙的事情引起轩然大波,事实是这样,衡水中学每年有百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得益于其标准化的管理。生活和学习中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接近军事化的规定使得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几乎都投放到高考这件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上面。这在应试教育下似乎是吃香的。但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中,衡中显得有些“泯灭孩子的天性”、“剥夺孩子的创造力”。更何况,浙江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推行素质教育、减轻负担,是其本职。两者的冲突,牵动着教育界的心。
我没有去过衡中、没有接触过衡中的师生,很难下什么结论。而作者,与衡水中学的校长有过谈话,对衡中的看法评价相对客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即可。
存在,即是合理的。在现阶段,既然衡中有那么多考生进入了中国最高学府,那必定有其可取之处。办学方式不一定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但至少,在现在看来,是可行的。
后记
如果自己高考那一年能看到这本书,相信会有些触动吧。这本书最适合高二、高三的读者阅读,他们对里面出现的求助信件应当更能感同身受。尤其是需要指引的,犹豫需要鼓励的更适合看这本书。
看完之后,我把书放在教室里,供学生阅读。
有个小问题:书中扉页的二维码,扫码之后出现公众号,但里面没有内容,是印错了吗?
第一次写书评,请批评指正,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