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师在其作品《大雪如白》第十章节里,写雪真的飘下了。由雪也引出不少传神而富有寓意的句子:
…小阳阳跑到阔地上去捧雪,芳婶不忍心小孩子受冻,要拉他进屋。小阳说,芳婶快来看呀,这雪片化在手心,像不像眼泪?芳婶叹口气,说,雪是老天爷随意抛下的女人,太阳一出就化了,变成泥,任人踩。
…看看,这些句意,多么富含人生哲理!假若没有在苦难的生活中磨砺过,谁能发出如此深沉的感悟?如果没有经过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哪个作者又能写得出如此动人的妙语华章?
作者写雪。写白生生的雪发出阴亮亮的光…写刘老抖追贼时四行脚印的纠缠…写刘老抖骑摩托车奔跑时惊动了雪枝上的小鸟,麻雀们骂骂咧咧往林中飞去了。…一般人的笔端,多停留于平淡的直描水准,哪见过崔老师这等高超的侧面镌刻与传神的画景之法?
刘老抖在停S房与那亦人亦鬼的幽灵打动的情景,很逼真、很揪心…也打出了一段有血有肉的煤矿工人阶级兄弟般的生S情。
在第十一章,也是全文终结的一章,作者在这里点题,大雪如白。预示着一桩涉及多条人M的冤情矿难将昭告于天下,也将冲破重重阻力与封锁而得到公平、公正的洗雪。
作者写矿难。写塌方。写乱石崩塌,坑木横飞。…写惨不忍睹的事发场景,写侥幸存活者的惊心动魄…。
当然,作者也写煤矿工人的矿下习性以及心目中的崇拜与供奉,更写图腾~休戚与共的井下小耗子,那类小动物却是矿工们朝夕活命的吉祥物,也是拯救、保护难兄难弟们得以脱离险境的神灵!
作者还写了刘老抖经过心理斗争、良知升腾,他要向当地有关部门告发那次事关人M的大矿难的全部真相,这一义举,虽非纯粹英雄之为,但为了兄弟情份和道义要挑明那件事还众亡魂以清白以真实,也得冒着人身安全和生命危险才能干得出来呀。实在非同小可,故一直使他犹豫不决,窝在心里生闷气,又长期使他痛苦不堪的真正原因。
刘老抖最后的这一明智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再现了他抖又耿直的本来性格,作者把这个民间义士形象竖直并写活了,赋予他充足的正能量,让其善良、不肯向H、e势力低头的刚正人格确实高大了起来。
当然,刘老抖与张氏之间几个月的患难与共,彼此关照,以及感情方面的逐渐磨合,使刘、张双方破碎的家,从而走向再重建一个新家的新展望。这里作者虽没有明写,但刘老抖一去上公T,明摆着一路会险阻重重,后果又不堪设想。自己走了,万一落难,小孩儿怎么办?好在有张氏主动表白要替他代管了,让他打消后顾之忧;而透机灵的小阳阳感激芳婶的体贴与温暖早已叫芳婶为妈妈了…人间自有温情在,众志一块就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团体…这不正昭示了一个满有希望又充满生机的新家于不久的将来要诞生么!
当然,这更是崔老师的巧妙构思与神来之笔才能呈现的文章华彩!
致敬崔老师非凡的创意,写出这篇佳作《大雪如白》,给天下同仁提供了这么高雅的精神食粮让众生分享!
赏析至此,本该收笔了,但我还要补充的是:崔老师在整篇故事里还另外呈现了两大特色:①方言口语化,朴实贴色,用得顺溜儿,民族地方色彩浓重,别有风味儿,每触击点滴,都令人倍感温馨与难忘(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一读原著,就会发现,文中到处漫溢着南疆情调。)。②作者特意在行文中,对句逗的灵活运用,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其文《大雪如白》里,凡人物说话与对语,都不再用传统的引号,行文版面干净利索,别开生面,这种革新与作者以前行文版本效果大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新体验!借此,特向崔老师提出感谢!说声崔老师呕心沥血、孜孜不倦搞创作,您辛苦了!
最后,期待着崔先生在祖國南疆以与众不同的视角、曼妙而严谨的构思以及畅顺的笔触把优美且雅致的大作如雨后春笋般向天下同仁次第呈献!
再谢!
遥祝先生安康!丽影依然!
再见。
6月末旬于苏州
<全文终结!>
6月22日清晨6点于苏州玉出昆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