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如何制造的》通过情绪建构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瞬间失控怒吼,甚至摔东西,事后又后悔。深夜独处时,因回忆起过去的遗憾,情绪低落至崩溃,痛哭不止。看到网络上的负面新闻,产生愤怒、悲伤等强烈情绪。

(一)被误解的情绪

莫名的心烦、焦虑、明明知道事情没那么严重,却控制不住地感到恐慌、愤怒或沮丧?我们常常被告知要“管理情绪”,但如果情绪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呢?

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丽莎·费尔德曼·巴莱特博士在《情绪是如何制造的》一书中,颠覆了流行百年的情绪理论。作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和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她通过数十年研究证明:情绪并非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而是由你的大脑“构建”出来的产物。

同样的心跳加速—可能被解读为浪漫邂逅时的“心动”,也可能被理解为流感来袭前的“不适”。丽莎博士本人就曾陷入这样的误读:当一位追求者共进晚餐时,她突然感到脸颊发红、心跳加速,以为是对对方产生了感情。结果回家后才发现,这不过是流感的早期症状。

(二)情绪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丽莎提出的“情绪建构论”揭示了情绪生成的三大关键步骤:

第一步:身体信号大杂烩

你的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胃部紧缩……这些被称为“内感受”的身体信号,只是最原始的生理数据。它们本身没有情绪标签,就像一堆杂乱的斑点图案,等待被解读。

第二步:大脑的“即兴创作”

面对这些身体信号,你的大脑会调动过去的经验库,结合当前环境,“猜测”这些感觉意味着什么。站在悬崖边的心跳加速可能被解读为“恐惧”,而在过山车上的同样感觉却成了“兴奋”。

第三步:文化模具的塑造

你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提供了情绪分类的“模具”。丽莎强调:“如果没有学习相关的词汇标签和联想,一个人很难感受和感知另一种文化特有的情绪概念。”这就是为什么巴西人开怀大笑的表情在日本可能只是礼貌性微笑。

丽莎用一个精妙比喻解释这个过程:“大脑就像厨房,核心系统是基础原料,情绪则是用这些原料烤出的饼干”。同样的原料(面粉、糖、盐)可以做出不同点心,正如同样的心跳加速可能是恐惧也可能是喜悦。

(三)情绪管理思路

理解情绪是“构建”而非“触发”的,带来了革命性的情绪管理思路:

1. 打破情绪宿命论

当意识到情绪不是被动发生的反应,而是主动构建的结果,你就获得了改变的可能。你不是被情绪支配的,而是你合成出情绪。

2. 识别情绪构建错误

我们常误读身体信号。丽莎本人就曾将流感症状(脸红心跳)误认为对追求者的心动。著名的“吊桥实验”也证明:人们常把危险环境引起的心跳加速误解为爱情萌动。

3. 改变情绪“配方”

既然情绪像饼干一样由“原料”组合而成,我们就可以调整配方比例。研究发现,通过改变身体状态(如深呼吸)或调整情境解读,能显著改变情绪体验。

(四)四步掌握情绪制造术

第一步:身体信号解码术

当强烈情绪来袭时,先区分生理信号与情绪解读。问自己:

“此刻身体具体感受是什么?”(如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这些感觉可能有哪些纯生理原因?”(如缺觉、低血糖、咖啡因过量)

一位实践此法的职场人分享:每当早上莫名焦虑时,他不再立即归因工作压力,而是先喝水、深呼吸,结果发现“焦虑感随着身体苏醒自然消退”。

第二步:构建多元情绪概念

拓展你的情绪词汇库能精确识别细微情绪。尝试:

记录情绪日记,具体描述感受而非只用“开心/难过”等笼统词

学习新情绪词汇,如德语“Waldeinsamkeit”(森林中的孤独感)

研究发现,能精准命名情绪的人恢复速度快40%。湖北支教团通过让儿童用色彩和线条描绘情绪,显著提升了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

第三步:重写情绪剧本

当发现负面情绪时,进行双重认知重建

监控记录:写下具体事件、想法和情绪(如“领导皱眉→我搞砸了→焦虑”)

思维反驳:寻找证据反驳自动产生的负面想法(“上周汇报后他也皱眉,但后来表扬了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余小倩建议:“多给自己找补,多一些自我关爱,就少一些无谓的内耗。”

第四步:原料主动调配

通过调节生理状态影响情绪构建:

血糖管理:在易怒时段(如上班前)补充健康零食

温度重置:用冷水洗脸快速缓解焦虑

呼吸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能迅速降低应激反应

一位经常与妻子争吵的丈夫发现,在低血糖时段发生冲突的概率高出三倍。通过提前喝酸奶调节血糖,夫妻争执减少70%。

(五)做自己情绪的烘焙大师

丽莎的革命性理论不只是学术突破,更是赋予普通人情绪自由的操作手册。当我们理解情绪不是被动承受的灾难,而是主动构建的艺术品,就获得了重塑生活的密钥。

日本高中生研究证实,掌握这些技巧的学生在抑郁症状、社交技能、适应力方面显著改善。而湖北乡村儿童通过“彩条编织情绪网”活动,学会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具象表达,成功构建起积极情绪管理意识。

情绪健康的真谛,不在于永远快乐,而在于明白:你手握着自己情绪世界的配方权。每一次心跳加速,可以是恐惧的警报,也可以是冒险的号角——选择如何烘焙这份原料的权力,始终在你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