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两个算法。
一个是做减法,一个是做乘法。
先学会做减法。
为什么需要做减法?
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一个地方,就没办法花时间和精力在另外一个地方。
把有限的精力聚集起来去用在那个最重要的地方,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分的太散,啥都想做一点。
如果这里我也想做好,同时那里也想做好,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找到最重要的事,然后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件最重要的事情上。
我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个人成长
如何实现个人成长?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输出,去交流,去见人,去反思。
那我的时间精力如何分配?每天必须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读我想学习的东西,每天必须花半个小时去思考复盘当天做的事情,每周必须要出去见一些人去进行交流,每个月必须写一篇长达一万字的反思复盘。
把我这些最重要的事情列出来,每天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事。
其他的所谓的小时都不重要,只要完成我现在最重要的事,再去花时间放在一些小事上。
断舍离,不要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很重要。
想要的太多反而什么都做不好。
不要追求生活的小事,把时间和精力腾出来。
把时间和精力腾出来了,才有更多时间做重要的事。
只有这样才能去专注于个人成长的事,个人成长永远是第一位。
学会做减法,然后再去做乘法。
收益=利润✖️用户数✖️复购
按照这个逻辑把收益转变成事业的公式。
事业=初始成功✖️复制✖️在多大范围的复制(影响力)
这个初始成功就是自己刚开始干成一件事。
这件事可以是在某某地方干活,或者是某某地方得到的一个经验结果。
这个很重要,因为这是公式的基础。
我们去一家公司干活,首先要想着我能从这里获得能力提升,人脉,资源,个人成长,最后的才是钱。
钱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吃饱饭就行了,能满足衣食住行就ok了。
然后把自己干活所获的一切能力或者经验转变成可复制的能力。
要弄明白自己不是为了公司而干活,自己是为了自己而干活。
所以做任何事一定要懂得刨根问底,真正去弄明白一件事,千万不要自己含糊自己,欺骗自己。
将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断去思考,去思考问题是什么?去思考原理是什么?方法论是什么?最佳实践是什么?
不断用这个过程把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取出来,不断细化打磨。
弄清楚问题——找到底层原理——经验或者方法论——实践
将这个流程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思考,方法论,落地实践,最后变成一套产品输出,产生价值。
这个产品可以是文章,可以是课程,可以是演讲。
在做初始成功的事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第一步的重要性。
要深刻明白自己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领导或者公司。
有了这个思想,才能有后面的行动。
才能知道做工作的时候原来应该精益求精这么玩。
1、弄清楚问题是什么?我干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到最根源的问题,到底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3、从实践中的得到知识和经验的底层逻辑的方法论。
4、完成复制,持续复制。
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不会使用杠杆,不会使用使用乘法,做成任何事都得从零重新开始,因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可复制"。
即便自己做成一个事,等到做下一个事的时候又需要重新寻找项目,长期持续滚动连接不起来。
只有学会利用杠杆,才能在走长期的路上雪球越滚越大。
把自己的生活列个清单。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不想做的事。
不想做的事要懂得做减法,断舍离,进行熵减,把时间和精力腾出来,用在自己想做的事上面。
想做的事要懂得做乘法,完成初始成功,利用杠杆,实现复制,打造被动收入。
在自己知道人生算法的两个算法后,应该去积极的行动,采取对应措施。
而不是知道了就当知道了,要用出来,用在生活当中才属于自己的,否则,最多只能算是听过而已。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身上肯定具备具备两个能力。
一个是认知事物的能力,一个是对事物的执行力。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才有可能做出成绩。